动物博物馆“濒危”
2009-08-31

[2009-8-31 11:10:28] 都市时报

动物博物馆采用了世界一流的设计理念

编前 昆明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遗产、多彩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种底蕴,在这个城市里的一个个博物馆中得以浓缩,其精华部分以各种不同形式呈现在市民面前。去年,昆明市提出了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目标,全市的博物馆从去年的19个增加到现在的65个,并且将在年底达到100个。然而,这些博物馆在哪里、有哪些,馆藏着什么宝贝,各自有什么不同特色,大多数市民却都不甚了解。

为此,本周我们专门对昆明市内的博物馆进行了一次探访,力图挖掘出各种隐藏在其中、很少为人所知的“昆明之最”,以飨读者。

记者刘玲 也许大家不知道,在北市区龙泉路家乐福附近,有一个中国最大、最专业的专题性动物博物馆——昆明动物博物馆。该馆收纳有65万号动物标本,在全国都是数得上号的专题性博物馆。然而令人遗憾的事实是,博物馆内形态各异、丰富多姿的生物标本经常与馆内稀少的游客形成鲜明对比。

“每年经营成本在200万元左右的博物馆,门票收入仅仅只有20万元左右。”这样一来,作为动物博物馆馆长的梁醒财,只有常年带领团队辛勤创业,才能“挖肉补疮”,利用帮助外单位制作动物标本所得的利润,来平衡动物博物馆的经营亏空。

昆明第一

动物博物馆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动物博物馆建设在教场东路32号昆明市动物研究所内,红褐色的外墙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比较庄重,而馆外大大小小的垃圾桶及外墙装饰都采用动物形态设计,两种风格相交融,博物馆的整体设计端庄却不失活泼。

据介绍,昆明动物博物馆于2000年开始投资兴建,2006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项目及中国科学院重点支持的两大博物馆之一。昆明动物博物馆的建设同时得到云南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博物馆占地面积为1885平方米,建筑面积7350平方米,由东、西两楼组成,主要由科普馆(展示面积约4800平方米)、科研标本库、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组成。目前库藏标本65万号,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动物种类、数量收藏最多的标本库。

具有如此殊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昆明最大、最专业的专题性动物博物馆经营惨淡?日前的一天下午,我们身临其境,以游客的视角参观这座收藏了65万号标本的动物博物馆。

馆藏丰富

65万号标本立体陈列栩栩如生

走进博物馆一楼展厅,首先出门迎客,与参观者“打招呼”的是草丛中悠闲漫步的亚洲象群。展厅里,温顺的“象爸爸”和“象妈妈”把年幼的小象围拢在中间一起散步,这样很直观地就能表现出亚洲象善良而温顺,容易被人类驯化,而且对自己的同伙很友爱的性格……

动物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说:“其实,昆明动物博物馆并不像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博物馆一样呆板。我们博物馆的外观和展厅设计都采用了世界一流自然博物馆的现代设计理念,首先打破传统格局,使展示厅中的动物标本不再是单个陈列,而是动物实体与生态景观相结合。而且,展示厅周围还采用大量逼真的图片、照片、大型森林生态系统来衬托单一的动物标本,同时配备有先进的声、光、电、多媒体及全息投影等多种技术模拟的生态系统及科学生动的解说……”

环游动物博物馆,我们可以和恐龙、大象、狮子、老虎等凶猛动物擦肩而过,也可以沉浸在鸟鸣花间、鱼游浅水、虫声唧唧的田园气氛之中,每种动物的外形设计都那样逼真。博物馆甚至还设计出一个迷你的热带雨林,在声、光、电效果的配合映衬之下,仿佛各种类型的动物正悠然和谐地生存在热带雨林中。

经营尴尬

市民嫌票贵不进博物馆

“昆明动物博物馆的设计曾经受到不少外籍人士的好评,但就是无法招揽更多本土人士的注意。”据博物馆馆长梁醒财统计,长久以来,到动物博物馆参观学习的大多是学校组织集体参观的中小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这其中,偶尔也有到昆明旅游的外籍游客。”

这些年,令梁醒财最遗憾的事情是,目前以家庭为单位参观博物馆的人所占分额极少。馆内经常只有一些不需要购买门票的爷爷奶奶带着同样优惠门票的小孩子一起参观。“由于老人往往缺乏相应的知识,不能对孩子进行讲解,这种断代参观所获得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

采访中,梁醒财向我们讲述了一段令他痛心疾首的经历。“曾经有一次在大门口遇上一对母子。当时小孩子跟妈妈说想要进来参观一下。”令梁馆长意想不到的是:面对小孩子的要求,那位妈妈却三番五次地拒绝,并和小孩子交换条件说:“我们别进博物馆了,省下来的钱可以到前面吃肯德基去。”

动物博物馆开馆时,门票通过物价部门定为每人40元,团队可以优惠。

动物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种科普活动提高门票收入,但情况依然得不到好转。就在今年5月份科技周期间,打出了一家三口30元套票的低价,但还是应者渺渺。

事实上,在昆明动物博物馆的一系列运作中,就有不少网民提出建议和质疑:门票过高、宣传不够、商业气味浓厚损害了其公益性使命等问题。

对此梁醒财说,不进行商业活动,自己都难以为继,怎么还能“照亮”别人。按照该馆的规格,在全国同类的博物馆中已经是票价最低的了。青海省西宁市的一家动物博物馆,规格比昆明动物博物馆低,票价卖到了每人70元,游客还是比这儿多。

近日,招商银行昆明分行联合云南省旅游局、昆明动物博物馆共同推出“1元畅游、昆明动物博物馆科普欢乐季”活动。该馆希望借此活动,增加其知名度和广大市民对动物保护研究的了解。

另类业务

博物馆能让家宠“复活”

“要看动物就到动物园,动物博物馆好像太专业。”走在街头,已经运营了3年的昆明动物博物馆几乎让所有受访者都感到陌生。虽然多数市民从未参观过昆明动物博物馆,可大家都已经习惯性地为它扣上了生涩、枯燥的帽子。

在动物博物馆,令众多市民闻所未闻的事情很多。互动区、拥有IMAX建设条件的电影院、咖啡吧、书吧、网吧……这些让梁醒财如数家珍的都是昆明动物博物馆里相应的配套设施,由于经费短缺,这些“宝贝”都已经闲置多年。

还有一项就是,昆明动物博物馆拥有一支技术精良的制作团队。他们在承接外单位动物标本制作的同时,也对市民开展标本制作的业务。

据介绍,如果谁家的宠物死了,只要将动物的皮革送到动物博物馆,博物馆的标本制作师就能根据动物本身的特征及市民的特殊需求,通过手术造型等手段,将死去的宠物重新“复活”。对此项业务,昆明动物博物馆只收取较少的成本费和手术费。

延伸阅读

3亿资金助昆明建“博物馆之城”

记者傅碧东 昨天上午,昆明市政府与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签订了《“博物馆之城”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从今年到2011年,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分期筹资3亿元资金,通过提升现有国有或非国有博物馆,形成博物馆集群效应,在数量和质量上基本达到“博物馆之城”的目标。

省、市领导陈勋儒、杨远翔、李培山、田云翔、李文荣、廖晓珊、汪叶菊出席了签约仪式。

据介绍,在项目合作中,由市政府提供优惠政策、资源支持,从2009年到2011年,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分期筹资3亿元资金。在对昆明现有文物建筑或挂牌保护历史建筑进行维护和修缮的基础上,拟建立38处非营利性博物馆,新建6座博物馆,改造3座非营利性国有博物馆或非国有博物馆。通过提升现有国有或非国有博物馆,形成博物馆集群效应,在数量和质量上基本达到“博物馆之城”的目标。通过本项目合作打造的各类博物馆,应达到国家要求免费展览的时间、次数以及大部分免费长期开放的要求,并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培训、展示等活动。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顾问任玉岭在致辞中说,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和处于被中断、被废止、被遗忘、被消失的境地。为此,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在去年建立了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首先就把目光瞄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云南,基金会十分看好昆明的发展,相信通过“博物馆之城”项目的签订,昆明将能够成为中国的“洛杉矶”、人均拥有博物馆最多的西部城市。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文荣表示,2008年,昆明市作出了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大力发展博物馆业的决策,明确提出了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全市人均拥有博物馆的数量跃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把昆明建设成为“博物馆之城”。通过一年的实践,昆明市的博物馆总量已由2008年8月前的19个增加到了65个,并将在今年底达到100个。通过“博物馆之城”项目的实施,必将把更多蕴藏在民间的文化资源,由地下收藏变成地上收藏,由私家独享变成公共分享,带动全市人民共同参与到昆明博物馆业发展的实践中来。

来源:生活新报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