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8月14日10:38 来源:人民网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栖霞市针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坚持把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作为加强水源地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通过组织实施“造林绿化、流域治理和综合整治”三大工程,突出加强水源地建设,努力打造胶东半岛最大的自然公园,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相统一的目标,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围绕绿山、绿水、绿路、绿村、绿城的目标,该市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绿色通道建设,积极构筑以长春湖、龙门口两座中型水库周围为重点,以牙山、艾山两大山系为重心,以白洋河、清水河、漩河、清阳河和黄水河五大河流为框架的大绿化格局。目前,全市现有林地面积137万亩,留苗养树3000多万株,国家级公益林面积达到48.5万亩,每年可涵养水源10亿立方米,减少地表土流失148.8万立方米,贮存降水1.45亿立方米。
实施流域治理工程,提升水源防污能力。以大流域治理为重点、小流域治理为单元,该市先后对大沽夹河、黄水河、五龙河等流域以及牙山、崮山等自然保护区进行全面治理,投资7800万元完成了龙门口水库及长春湖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同时,把污水处理工作作为流域治理的辅助性工程,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努力提升城区的“防污减排”能力。今年以来,先后投资对城区地下管网进行了改造,在开发区、桃村各建一处污水处理厂。目前,总投资9500万元的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已铺设管网41.6km,整治河道4.8km;投资5600万元的桃村污水处理厂,已完成东部园区14km污水管网铺设、电力设施配套等工作;投资2.5亿元的城区道路地下管网综合改造,9月底将完工。
实施综合整治工程,提升水源保护能力。为保护地质环境,更好地涵养水源,该市严格实施矿山整治工程,划定禁采区、限采区和开采区的范围,实行“三个禁止”,即禁止擅自将矿产资源对外招商、禁止新上矿业开采和加工企业、禁止企业乱采滥挖和违规作业。在此基础上,狠抓“三个一批”,即取缔一批污染企业,拒批一批污染企业,发展一批生态企业。今年以来,已先后关停8个污染企业、50多处不合格矿山,拒批污染项目3个,年减少地方财政收入约3000万元,影响固定资产投资2800多万元。建成一处拥有60套机组的风力扬水示范区,拟规划建设一座100台机组、装机容量8万千瓦的风电场。(新忠 国锋 王强 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