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4 06:07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麻山村:垃圾分类处理
今年,湘东区把乡村垃圾处理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推行垃圾处理“一二三模式”,已投入专项资金660万元,建造垃圾焚烧炉23个,设置保洁桶400多个,新建沤肥窖800多个。图为湘东区麻山村的保洁员正在垃圾回收屋对垃圾分类。本报记者海波摄 蒋巷镇:垃圾倾倒江边
在赣江南昌县蒋巷镇电力排灌站路段,记者近日目睹一辆没有悬挂任何车牌的垃圾清运车往赣江倾倒垃圾,沿江路被垃圾堆如小山丘一样绵延几百米。
垃圾清运车司机万师傅说,是蒋巷镇环卫所叫他往这运垃圾的,镇里居民的生活垃圾基本都往这里倒。附近蒋巷镇电力排灌站的刘师傅说,这个露天垃圾场已存在好几年,恶臭味及蚊蝇已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一般人都对此地避而远之。一到下大雨和赣江涨水时,垃圾直接冲进赣江,严重污染江水。
蒋巷镇一位副镇长说,由于蒋巷以前没有垃圾处理场,居民的生活垃圾只好先运往那里,新的垃圾处理场正在筹建中。本报记者海波摄
编辑点评
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可以说,垃圾就是生活的孪生姐妹,哪儿有人生活,哪儿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垃圾。
蒋巷镇把垃圾倒在赣江边,臭熏居民污染江水,并用没建好垃圾场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所幸的是,湘东区麻山村做了一个好榜样,为爱护环境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对待垃圾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待环境的态度。蒋巷镇的垃圾不能再这样肆意倾倒了,否则,玷污的不仅仅是母亲河,还有我们生活的“同一片蓝天”!
来源:新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