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捕杀“无证狗”说起
2009-07-20

2009-07-20 08:46:48  珠江晚报

  今年6月19日,本市一名男孩因狂犬病发作,在广州市儿童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调查发现,该男孩是2008年底,在横琴粗砂环村玩耍时被狗咬伤。日前,当地在事发周边5村正在对狗进行集中捕杀,共有88只狗被捕杀。(见昨日《珠江晚报》)

  捕杀“无证狗”何罪之有?

  我坚决支持捕杀流浪狗的做法。

  狗是人类的朋友,可以追溯到很远的年代,捕杀流浪狗,从感情上看,的确让一些人,尤其是动物保护者接受不了。可是从生态学上看,一个种群所栖环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只能承载一定数量的生物,承载量接近饱和时,如果种群数量(密度)再增加,就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包括对人类生活、生产环境产生影响和破坏。

  人类与动物应是和谐相处,如果当狗的数量超过了一个度,会对人类产生伤害,这是无庸置疑的,并且这种伤害是致命的,只能通过预防,即打狂犬疫苗,并且在时间上要求严格,尤其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人与动物确难和谐相处,那么就要通过减少动物数量达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捕杀“无证狗”减少狗的数量,保证市民生命安全,而且维持了生态平衡。

  捕杀“无证狗”保证市民安全,应得到市民支持,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做法。 李建波

  毒狗咬死人凭啥株连健康狗?

  为防止病毒扩散传染,杀狗是有必要的,但不分青红皂白,见狗就杀的一刀切管理,却不尽科学合理。

  其一,部分狗有毒不等于所有狗都有毒。冤有头债有主,毒狗惹事,账自然应该算到毒狗头上。如果无辜的健康狗也跟着招罪,那么,此举就有搞株连之嫌。

  其二,狗作为私有财产之一,同样神圣不可侵犯。养大一条狗其实并不容易。更何况,人与狗之间,经年累月朝夕相处,早已培育出深厚的感情。而且,一些狗还扮演着家庭保安的角色,担负着看家护院的功能。不管有病没病,爱犬就这样被统一捕杀,当地村民难道会没有意见?

  其三,养狗是村民的自由与权利。无证养狗,大多时候并非村民故意违规,而是受生活习惯及惯性思维所左右。对此,有关部门尽可以加强宣传无证养狗的危害,甚至登门协助村民办理证件,将犬只纳入规范管理。而非假无证之名,统统赶尽杀绝。 莫送弟

  对付狂犬病要有长效管理机制

  又是一例被狗咬伤导致的狂犬病悲剧!每当这类悲剧发生后,我们就会看到事发地 “迅速行动”,对无证狗进行集中捕杀。

  为什么总要等到悲剧发生之后才有行动?就拿上述新闻来说,仅仅在“事发周边5村”对无证狗进行捕杀,是5村之外没有无证狗,还是要等到发生死亡病例之后再行动?这5个村拿出果断行动,将无证狗一网打尽,但这种“运动式”的执法能维持多长时间?“一阵风”过去之后,对日后的无证狗是否又放任自流无人问津呢?

  看来,对付狂犬病,必须有一套长效的管理机制。相关部门平时要对犬只进行疫苗注射,加强犬类带毒监测。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健全相关法规,督促养狗责任人主动带狗打防疫针,否则狗主人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再加强预防狂犬病知识的宣传工作,如此,相信狂犬病导致的死亡悲剧才能越来越少。 余清明

  做好犬类的防疫工作才是上策

  随着养狗居民的增多,的确给人们生活带来一些影响,但归根结底还是管理上有问题,一味地对狗进行捕杀,恐怕效果不大。狗是斩不尽、杀不绝的,谁也不能保证哪个地区会永远没有狗出现,况且即使将狗斩尽杀绝,由别的动物引起的相关疾病也有很多,难道我们能将所有动物都杀了不成?

  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根源入手,比如做好犬类的防疫工作,对养犬的家庭记录在案,定期回访。还要加大宣传工作,提醒居民不可忽视被狗咬伤这类“小事”,一旦被咬伤,马上进行处理,要注射狂犬疫苗,避免悲剧发生,从思想上重视,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笔者以为,当地对狗进行集中捕杀的方式并不可取,及时改变“战略”,从上述的几个方面入手,效果或许会更好。 万世钢

  “集中杀狗”遏制不了“狂犬病”

  孩子的生命已经失去,悲剧已经不能避免,难道我们还要制造狗的悲剧吗?

  其实,导致孩子死亡的罪魁祸首不是狗,而是人,是狗的主人,是村里的管理者,是对流浪狗的疏忽管理,这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把狗全部杀死,的确没有隐患了,但你能保证以后人们不再养狗吗?当然保证不了,过不了多久,狗还会多起来,如果不对狗进行全程全员管理,最终,还会导致人的悲剧发生。

  “集中杀狗”遏制不了“狂犬病”,我们需要的是认真管人,严肃管狗,用科学方法彻底消灭狂犬病。 殷建光

  “清剿”狗是一种懒政

  我认为,一味地捕杀狗,并不能解决问题。

  1999年,斗门曾发现一狂犬病例,相关部门事后对当地2个镇19个村共计200多只狗进行了捕杀;今年4月25日下午,斗门区乾务镇东澳村一名64岁阿婆,被自家养的一只小狗咬伤,一个多月后病发身亡,医院确诊死于“狂犬病”。6月19日,乾务镇及东澳村在向村民发出通知几天后,“清剿”了20多只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逢发生狂犬病例之后,就对狗进行一次“清剿”。这样的滥捕滥杀,实质是一种懒政。为何事先不进行严格的管理呢?狂犬病可防可治,对狗同样是可以管理的。

  管理狗并不难,关键在于是否愿意认真去做。世上最怕的就是“认真”,管理狗同样是如此。 王军荣

  被集体捕杀的狗成了替罪羊

  其实,无论是无证之狗还是流浪之狗,都是相关部门的管理不善或放任不管所致。如果这些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认真履行了职责,加强了对无证和流浪之狗的管理,让市民所养的宠物狗都是有证狗,让所有的流浪狗都不再流浪,这样的悲剧还会发生吗?

  如今,狗被集体捕杀了。可这被集体捕杀的狗却成了相关没有履行好职责、没有做好宣传工作的职能部门的替罪羊了。

  今天这些狗已经被集体捕杀了,但是,作为人类喜欢的宠物和善于流浪的动物,要不了多久,这些村子就会重新有狗了。如果再有咬人的事件,有关部门是不是再重新集体捕杀一回,让这狗把替罪羊再当下去呢? 王锦南

  阻击“狂犬病”应多措并举

  尽管捕杀无证犬只是对狂犬病最直接、最有效的遏制,但是阻击狂犬病还需多措并举。

  首先,要加大狂犬病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市民了解并掌握被动物咬伤、抓伤后应急的处理方法,同时兼对流浪猫等动物也可实施捕杀。

  其次,做好现有犬只的疫苗注射免疫工作,确保家庭中的宠物狗、宠物猫等动物及时免疫,切实隔阻病毒携带源。

  最后,局部捕杀无证狗只是把问题简单化了,为此必须形成全社会的一种共识和行动,不然,5个村没有了无证狗,谁能保证其他村的无证狗不会来伤人?同时谁还能保证自己到其他村不受到无证狗的伤害呢?

  阻击狂犬病是一场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议有关部门把预防狂犬病的工作当做长期的任务来抓,做到时时抓,事事管,切莫搞狂犬病整治抓紧一阵风,事后无人管很稀松。 吴献坤

来源:珠海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