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带来空气污染
2009-07-20

2009年07月20日 08:43   来源:科学时报   王莉萍

垃圾填埋场造成的恶臭污染范围一般在两公里的区间内王莉萍/摄

 

    研究表明,硫化氢浓度季节性变化和峰值变化与垃圾年填埋高度相关。因此,控制垃圾填埋区硫化氢恶臭气体的关键在于控制新鲜垃圾的年填埋高度。


    当剩饭剩菜被顺手倒在垃圾桶时,不会有人想到,垃圾也许还会在某个地方反作用于人。

    根据2005年的数据,每个城市人一年要倒掉264公斤的生活垃圾。更糟糕的是,同年垃圾清运量只有1.56亿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仅51.7%,刚好过半。而相应的数字在1998年的时候为668座城市只产生1.4亿吨垃圾,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8%。从这个意义上讲,垃圾的问题不但远没有解决,而且无害化处理率还下降了。

    垃圾成了城市生活中毫无疑问的大问题。近几年,研究者对垃圾的关注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城市、区域等大尺度上,而开始研究畜禽舍、污水处理厂、生物垃圾加工厂等微生物集中污染源,以寻求解决的方法。

    但是,关于垃圾卫生填埋场空气微生物方面,国内还鲜有关注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06年支持了一个“城市生活垃圾堆填区大气环境生物源性污染特性的研究”课题,以探究生活垃圾处置过程中生物源性污染物问题。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研究者希望能为日益严重的生活垃圾问题带来一些新鲜的观点。

    填埋区的空气微生物污染

    空气微生物是指空气中细菌、霉菌和放线菌等有生命的活体,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土壤、水体、动植物和人类,此外污水处理、动物饲养、发酵过程和农业活动等也是空气微生物的重要来源。空气微生物与城市空气污染、城市环境质量、人体健康及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是评价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基金委这一课题的承担者试图通过对北京某垃圾填埋场不同功能区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包括细菌、马丁霉菌和耐高渗透压霉菌等进行测定。从而对其污染状况和对人体健康的风险作出评价。

    课题组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夏立江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我们以北京某垃圾填埋场为观测点,以垃圾填埋场不同功能区的空气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空气微生物在垃圾场的分布及污染状况。此前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现场监测工作,但是目前看还需要更久的现场研究。”

    这一研究结果显示,因为受人员活动、车辆运输和植被覆盖的影响,垃圾填埋场不同区域的空气微生物浓度差异显著,尤以垃圾运输和填埋区域最高,并造成空气微生物污染。

    根据粒度分析表明,填埋区域能够进入肺部的空气微生物粒子所占比例偏高。由于受到渗滤液的影响,氧化沟测点耐高渗透压霉菌比例偏高,其他各点均是空气细菌占优。

    值得更多关注的是,垃圾场场门和加油站样点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与其他各个功能区存在明显的差异,其顺序为垃圾场场门、加油站、垃圾填埋区、预填埋区、氧化沟。场门和加油站是场内垃圾运输必须经过的地点,可以代表垃圾运输途中的微生物状况。由于车辆来往频繁,在运输途中扬起大量尘土,且周围缺少植被,所以空气微生物浓度最高,分别是氧化沟处的3.7倍和3.9倍。

    不过,夏立江认为:“虽然运输区域比填埋区域污染严重,但由于填埋区域能够进入肺部的空气微生物粒子所占比例较大,所以填埋区域的空气微生物污染对人体伤害更大。”

    垃圾场的恶臭

    夏立江所带领的课题组对垃圾场空气问题长期给予关注,此前他们还研究了垃圾填埋场硫化氢恶臭污染变化的成因。

    填埋场周边空气中的臭味一直是令人困扰的问题,因为它对人的危害难于界定。气味感觉相当复杂,它受心理因素、气象因素、主观感觉、遗传因素等影响。对人类有恶臭嗅觉刺激的物质有1万种左右。我国《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确定了8种恶臭污染物,它们分别是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氨、三甲胺、苯乙烯。其中,有5种恶臭污染物含硫。

    硫化氢是具有臭鸡蛋味的恶臭气体,低浓度时,它能引起眼炎、眼部分泌物增多,角膜浑浊畏光,易发生气管炎、咳嗽甚至咽部水肿;如长期吸入硫化氢会导致人体质变弱、抵抗力下降,易发生肠炎、心脏衰弱、神经紊乱、多发性神经炎等。

    国内的一些垃圾填埋场正逐渐被居民区包围,而填埋场造成的恶臭污染范围一般在两公里的区间内,在不利的逆温条件下恶臭范围可达6公里以上。我国329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的调查结果表明,主要的含硫恶臭气体为硫化氢,各填埋场的无组织排放废气中硫化氢的超标率为7.6%,超标倍数为0.5~24倍。

    夏立江说:“填埋区陈垃圾沼气收集管内氧化硫气体浓度高于渗滤液提升井处的浓度,填埋场硫化氢恶臭气体主要在填埋区释放。”

    课题组给出的建议是,当新鲜垃圾年填埋高度为2米时,硫化氢浓度季节性变化和峰值变化较年填埋高度0.5米时显著,因此,控制填埋区硫化氢恶臭气体的关键在于控制新鲜垃圾的年填埋高度。

 

    克制扔垃圾

    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方式处理。只能达到一般性厌氧处理。但近几年,填埋场的建设日趋完善,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垃圾填埋场相继建成,如杭州、广州、苏州、北京、成都、包头等城市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卫生填埋场。其填埋方式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城镇填埋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约占处理量的85%。

    但由于垃圾问题造成的污染事件,1997年就达到了55起,垃圾堆放占用大量耕地,造成二次污染,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近年来,垃圾填埋场旁边出现了高发病村落,半数以上的人患有肺气肿,哮喘等疾病,90%的年轻人都有呼吸道问题。垃圾填埋场的空气微生物问题由此逐渐受到关注。

    但是这个课题组并没有告知最终的答案——填埋场的空气微生物污染对人体到底会造成多大程度的危害。夏立江认为,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垃圾场工作人员的体黏膜等。“但是,即便日后这一工作进展顺利,我们给出的也将是一个比较粗浅的答案,因为我们是做环境科学的,这可能需要研究生命科学的专家的介入。”夏立江解释。

    中国资源学会常务理事董锁成此前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分析,未来50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43%,这表明已经有6亿人居住在城市里。到2050年,根据预测将有12亿人居住在城市里,按每人每年产生200多公斤垃圾的量计算,城市垃圾量将达到一个惊人的数据。他认为,这个问题将非常严重,必须引起各界的重视。

    “人类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来处理垃圾。至少在中国,我们的垃圾处理在源头上还没有效地解决。”夏立江说,“克制乱扔垃圾,克制浪费,则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立即做的。”

来源:中国经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