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3 09:15:14 来源:无锡日报
治理太湖、保护水源“6699”行动确立的工作目标,唤起了无锡一次次科学务实、积极进取的行动。从开全国水环境整治先河的“河长制”,到当前推行排水达标区“片长制”管理,市委、市政府用制度设计、管理范式上的探索,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形成目标责任、措施手段、检查督办、责任追究的合理机制,这样的努力目标只有一个:治理太湖、保护水源、重建生态;这些富有创新意义的措施一一推出,其用意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我们的家园,请各级领导干部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无锡人不会忘记,2007年初夏的一场供水危机给了我们这座城市以当头棒喝,环境、生态问题向我们亮出了“红牌 ”。与此同时,这场供水危机也以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的方式,促成了全市上下环保意识的“觉醒”,一场治理太湖、保护水源、重建生态的人民战争在全市打响。让党政领导担任“河长”,全面负责所属河道的水环境质量,就是我市水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项创新举措。这项举措实施以来的成效,得到国家环保部长周生贤等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今年初,我市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控源截污行动和规范排水行为的实施意见》,对全市4172个排水片区推行“片长”负责制管理,眼下,市委市政府又对 “片长制”管理进一步细化,实行上下联动、分片包干、属地负责、考核推进的工作机制,市和各市(县)、区以及有关镇(街道)、园区党政领导班子各司其职,全力推进创建达标工作。从“河长制”到“片长制”,我市生态建设的探索、治水工程的推进,向前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如果说“河长制”的责任目标是对河流水质的“坚定守望”、是对被污染河道的“治理修复”,那么“片长制”则指向了源头,目标就是控源截污,把污染的危险危害消灭、控制在初始状态、萌芽时期,并且建立污水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完成排水达标创建任务。这项工作,对于我市的生态建设,是一项坚实的基础性工作,是一个治水的“牛鼻子”工程,是一项治标又治本的举措,是一项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具有前瞻意义的工作。作为生态建设目标责任管理一项颇有新意的方式,它更深的意义必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显示出来。
“职务”意味着“责任”。治理太湖、保护水源、重建生态,领导干部责任重于泰山。可以说,从“河长制”到“片长制”,这种管理制度的设计,正是抓住了工作责任的源头。对于一座以太湖为命脉的城市来说,如果没有把母亲湖保护好,谈何现代化建设?如果没有把生态修复好,谈何科学发展?以湖为鉴,可正发展观。是不是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看看有没有把环保真正放到优先位置,就是看看排水达标区“片长制 ”管理落实是不是迅速、到位,就是要看看控源截污有没有收到实效。
无锡治水之路,任重而道远。控源截污,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务必要乘胜追击,力求大胜、全胜。在排水达标区“片长制”管理实施过程中,各地、各相关部门要从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大局出发,加强协同配合,做到治理措施上部门联动,执法监督上齐抓共管,工作信息上及时沟通,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明白利害得失,务必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抓紧牵头组织创建方案的制定、论证和实施,班子成员要分工负责,挂图作战,全力推进创建达标工作。只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勇敢、主动地肩负起自己责任和使命,深怀务实之心,勤勉工作、科学办事,就一定能够把控源截污和创建排水达标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就一定能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本报评论员)
来源:太湖明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