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5-22 8:37:44 来源:湿地中国
桐庐县这种整村整镇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独此一家。 初夏的雨,像个淘气的孩子,时而淅淅沥沥,时而滂沱不止。在桐庐的青山绿水间捉起了迷藏,让人忍不住想扔开雨伞,享受它带来的清凉。穿梭在桐庐的乡间,仿佛置身仙境。富春江的碧波荡漾,桐君山的苍翠欲滴,美得让人心醉。山的伟岸,水的灵韵,林的秀色,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景色,在桐庐的农村几乎随处可见,就连桐庐人自己,也陶醉其中。60岁的老王总喜欢吃过晚饭,带着自家的小狗,绕着村子前的人工湿地来回散步。老王是桐庐富春江镇里董村的村民。而他眼前的人工湿地,在数月前刚刚修建起来,是桐庐县准备在全县农村整片推广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湿地占地不大,每两三户人家就有一个,最大的也只有10平方米左右。但短短数月,已有植物开出了鲜花,一小朵一小朵的黄花,在一旁嫩嫩地美人蕉叶子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看着从自家排出的生活污水,经过人工湿地的植物吸收过滤后,变得十分清爽。这个大半辈子生活都几乎直排污水的老人,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这套设施。而就在几个月前,老王还带头阻止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在这里施工。 在农村生活污水系统推广之前,如何赢得村民们的支持,让吴金富和他手下的工作人员费尽了心思。吴金富,桐庐县环保局局长。这个看起来十分和蔼的中年男人,和副局长汪文清一起,几乎跑遍了桐庐富春江和分水江沿岸的村落。里董村就是他们最先走访的地点之一。“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里董村一个居民倾倒生活垃圾的空地,杂草丛生,臭气扑鼻。”指着在雨水中越发郁郁葱葱的湿地植被,吴金富有些感慨。 “我们先在几个点搞出了试点工程,然后组织一些居民代表前往这些地方参观。大家一看建成后的美丽湿地,开始反对的人也都立即没了意见。”汪文清说,黑水变清水的“高科技”征服了所有阻止建造污水处理系统的村民。如今,全县范围内,已经有4个村全部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而更大的工程正在全县30个行政村铺开,并将于今年完工。同一时间内完成的,还有全县101家农家乐污水的治理工作。 “这种整村整镇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独此一家。”工作的空隙,县长陈国妹会常到桐庐各地的农村看看,了解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进展情况。村子里的环境日益好起来,让这个当地人眼中的女强人十分欣慰。“但我们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经费的紧张,是陈国妹最为头痛的事情。按照工作部署,3年内将完成全部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但仅仅率先动工的30个行政村,工程费用就达1亿元。陈国妹介绍,桐庐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助标准按350元/人计算,而农家乐污水治理则按工程投入量的50%进行奖励,但最高不超过2万元/家。除了杭州市环保局每年拨下来的700万环保生态专项资金外,其他都靠县财政支付。而连700万的专项资金,还不能完全用于农村污水治理这一项工程。用陈国妹的话说,这笔庞大的经费,对桐庐这个经济水平处于杭州区市县中游的城市来说,确实算得上一个瓶颈。“但无论怎么样,我们都会坚决地将工程推进下去。”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