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动物交朋友的女孩
2009-05-15

 2009年05月14日12:21  常州日报

  她不能像普通女生那样梳妆、打扮;但她也享受着其他女孩享受不到的快乐;她寻找到了人与动物之间沟通的“密码”……

  李静至今不知道有那本在全球都很“火了一把”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也不曾听说过那个叫“蒂皮”的法国小女孩。

  跟“蒂皮”一样,李静也曾把大象视为伙伴、和狒狒一同嬉戏、与鸵鸟共舞、大黑熊也曾挨着她的头发睡得很香……

  算起来,23岁的李静只比小蒂皮大了三岁。但李静跟蒂皮不同的是:跟这些动物打交道,除了从小就喜欢动物的缘故,一直到现在,这都是她谋生的职业。

  现在,她是武进淹城野生动物世界里,唯一的女驯兽师。

  场馆里,她与这些特殊“演员”们一起欢舞

  下午的阳光开始炽热起来,室外的温度告知着盛夏的来临。也许是天气有点闷热,淹城野生动物世界的表演馆里,即将上台的动物“演员们”比平时多了几分焦灼不安。

  有几只小鸟儿从外面钻进来,扑腾着翅膀在场馆里梭巡。“外面太阳太毒了,鸟儿们想在这里凉快凉快。”在自己明星一般的招贴画旁,李静抬头看看,像是很懂它们心思似的。

  一声轻轻的呼哨,霎时间,四处飞着的鸟儿,听到“命令”似的,都安静地集中到场馆的梁架高处栖息下来。鸟儿们知道,大型马戏演出就要开始了。

  欢快、诙谐的旋律里,黑熊对垒、袋鼠与人打拳击、狒狒骑单车、小狗拉三轮、猴子钻火圈……或显笨拙憨态、或露机灵精怪,动物们的“奥运会”也是高潮迭出。场馆里,被逗得笑翻了身的观众们,情不自禁地不时把掌声送给那些早已通了人性的可爱动物。

  整场演出,跟我们想像中的传统马戏并不一样。这是一台集马戏、戏剧、歌舞于一身的综合表演,它巧妙地揉进了戏剧、音乐剧等创作元素,融戏剧、电影、舞蹈、武术、杂技、摇滚等元素于一体,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并加入现代科技的舞美、灯光、服装,创造了独特新颖的演出样式。

  在动物们自然流畅的表演中,李静的指挥显得不动声色。

  其实,如果不是她事先告诉了我们一些具体的“指令”细节,我们并不能看出动物们的表演有明显的被“指挥”痕迹。似乎动物们,只是在自顾尽情地各展才艺。更多的时候,她与这些特殊的“演员”们一起欢舞、一起跳跃,就像我们平常舞台上看见的“领舞”的演员……

  笨大的黑熊骑在发动着的摩托车上,在场馆里娴熟地绕着圈子。李静跟护在边上,陪着摩托车一起跑着。

  可看似老实的黑熊却并不满足这么单调地兜圈子,不时地耍些小“把戏”:不是单手脱开车把、就是侧过身来向李静张望,不知道是想显摆它的技巧,还是又想出了什么新花样。每每这时,摩托车总会很明显地晃悠起来,那真是悬。

  可并没见李静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她稍一瞪眼,黑熊立马像个被老师“逮”住了的调皮孩子般,很快就恢复到正常的表演状态。听见观众们热情的掌声,它表演得更欢了。

  草坪上,一只狒狒和它主人的“温情时光”

  夕阳把余晖撒在野生动物公园的草坪上。棒球帽、休闲时装、运动鞋……卸了妆的李静,和我们平时在大街上见到的那些“时尚女生”,并没有什么显著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姑娘手里牵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小狒狒,一若寻常人家养着的“宠物”,随主人在户外悠闲溜步。

  这只名叫“摩可”的狒狒,今年刚满周岁。坐在草坪上,它一开始还有些“怕生”,不大会工夫,看见我的摄影记者同事在为李静拍照,它的“表演欲”立刻在镜头前显现出来:倒立、摆造型、做鬼脸……

  更有趣的是,小东西是那么在意主人的形象,竟然不由分说地主动为李静梳理起头发来。看记者并没有按快门的意思,它就会暂时停止自己的动作。只要一看见记者用镜头瞄着,它会毫不犹豫地用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

  这只狒狒,是李静从育幼箱里就开始带着的。“刚生下来的时候,模样小得可怜”,李静对记者说,由于它的母亲“产后”体质比较弱,“摩可”一出生就由李静对它进行“人工喂养”。

  每天天不亮,李静都会准时打开育幼箱抱出“摩可”,替它量体温、喂给它专门调制的“奶粉”,为它擦净身子、清洗排泄物……等“摩可”可以独立居住在笼舍后,李静照例是每天都来为它打扫笼舍卫生、定期投放饲料。

  “小家伙特别知道感恩”,李静说,开始对“摩可”进行训练后,它“学”得特别认真,“好像真懂得要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我的‘养育之恩’”。

  在李静跟记者聊这些的时候,“摩可”忽然龇牙“咯咯”一声,把记者吓得赶紧朝后缩了几步。“别怕,它这是害羞地笑了”,李静不慌不忙地在“摩可”的头上摸了几下,它马上安静下来。

  作为一个正值青春的女孩子,李静也有许多烦恼:因为担心化妆品的气味对动物们有所刺激,她不能像普通女生那样梳妆、打扮;清洁、训练、编排节目,每天都在跟这些动物们打交道,实在抽不出更多的闲暇去享受逛街、游乐、购物的乐趣,甚至到了谈恋爱的年龄,这会儿也顾不上了……

  “但我也有其他女孩子永远不会享受到的待遇呢,你瞧”:一旁,“摩可”一会儿讨好地在李静胳膊上轻轻蹭咬着,一会儿,又用毛绒绒的手掌在她耳边“按摩”起来,“可舒服了。我工作累了的时候,它们会用各种方式来帮我解乏”,李静得意地笑着说。

  人跟动物之间的沟通,真的有“密码”么?

  人跟动物之间的沟通,果真有什么“密码”么?对记者提出的疑问,李静笑笑,“说来你也许不相信,其实真是很简单:用心灵沟通。”

  在李静刚从事驯兽师这份职业时,第一次去为一只黑熊喂食,刚打开笼舍,也许是喂食晚了,也许是受到了陌生人的惊吓,大黑熊在李静丝毫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突然扑过来。说时迟那时快,有经验的师傅连忙关上笼门。就这样,李静的裤脚还是被撕咬去一大块布。惊魂既定,她才发现腿上已经留下一道爪痕,很久才痊愈。

  “动物永远有敌人,这是大自然的规则”,久而久之,李静得出一个结论,“最成功的驯兽师,是最终消除它的敌意,培养它的善意。”

  “你别看黑熊像个凶巴巴的傻大个,其实,它聪明着呢”,事后,李静告诉记者,台上表演的那些黑熊,在生活中可“乖巧”、可善良了,“现在,老远的,只要一闻见我身上的气味,就会摇摆着笃悠悠的步子朝我走来。”

  “只要判断出你没有恶意伤害的意向,它不会主动攻击”,李静说,不光黑熊,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最本能的爱和善意,“人跟人之间,不也是这样么”。

  一般的驯兽师,历来的传统都是依靠“食物引诱”的方法对动物进行训练。这样的方式,已经被人们袭用了许多年。“但跟人一样,动物也有‘欲壑难填’的时候”,李静对记者说。

  她的第一个老师是世界著名的驯兽师:加拿大的奥斯玛,这位老人教给李静一个法则:“先设法懂它、理解它,然后设法让它懂你、理解你。”

  懵懂中实践,实践里感悟。从此,这个出身在安徽农村的淳朴姑娘,开始在心里把那些貌似“可怕”的动物们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悉心照料它们的起居、细心关注它们的健康、耐心调遣起它们的潜质、在与它们的朝夕相处中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在驯养过程中发掘它们的物种特点……走近那些野生的动物,许多事情叫李静无比惊讶,可偏偏又那么形象生动地显现在她的眼前:长辈般和蔼可亲的大象、猫一样温柔的狮子、有着帝王般高贵气质的长颈鹿、顽皮的狒狒与加狐猴、敏感的羚羊……

  笔记本用掉了一大摞,汗水不知道在笼舍里流淌了多少。李静终于明白了老师的意图:“将心比心,用真诚换取真诚。”

  李静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一次,她因为私人原因,心情很不愉快,上场演出前,脸上还挂着泪痕。当她擦净眼泪做上场前的准备时,一个场景让她惊讶了:所有的动物“演员”们都安静地围在她身边,一反常态地,不似以往有那种上场前的“激动”。而那些小动物们,更是温顺地在她衣服上舔着,似乎都在安慰她的心情……

  看着这一幕,李静说:“普通人,无论如何也无法体验到我的幸福感。”

来源:新浪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