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现“冰湖石林”地貌
2006-03-28

        “望宝川的地貌确实独特,我们把它定名为‘冰湖石林’地貌,这在国内属于首次发现。”昨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研究员韩同林提出了一个爆炸性的新观点。

  多名专家先后探访望宝川

  距离昌平十三陵仅数公里的望宝川,地理爱好者杨春林首个发现了这一地区奇特的石蛋地貌。去年11月19日,本报曾邀请中国地理协会第四纪冰川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赵志中等一行前往现场求证,初步得出结论是:望宝川石蛋地貌“高度疑似”冰川遗迹。近两个月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研究员韩同林、科技处高级工程师陈尚平等地质专家经多次深入细致考察后,于昨天提出了一个全新名词———冰湖石林。

  “望宝川一带的冰湖石林地貌,石柱大小不一,但错落有致。伴随冰湖石林地貌的还有冰湖蚀穴、冰湖蚀洞、冰湖平台等地貌。”韩同林说,这是几位专家共同考察后得出的结论。

  “冰湖石林”地貌———韩同林解释说,是由古冰川运动退缩过程中形成的冰面湖湖浪冲蚀和磨蚀作用产生的石林地貌,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现,如内蒙古克什克腾的阿斯哈图花岗岩冰石林等地;但多为一些湖蚀洞穴、湖蚀平台等,也见少量的湖蚀柱发育,但分布十分零星。

  韩同林认为,像望宝川一带大面积分布发育良好的冰湖石林地貌,在我国属首次发现。这里的冰湖石林地貌,不但形态特征怪异,景观独特,同时由湖浪对岩石的冲蚀磨蚀作用所产生的岩石碎屑物质及湖相沉积,也有大量保存。

  首次发现马蹄形冰臼

  韩同林研究员称,在望宝川还首次发现了多位专家欲寻而不得的重要地质遗迹:冰川飘砾物和冰臼。

  “这种冰臼现象的出现,只能是冰川融水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冲蚀下方基岩形成。”韩同林从一叠刚刚冲洗好的照片中挑出一张照片,向记者展示:一块巨石上有个明显口小肚大底平的马蹄形石坑,而其所在巨石一侧,凌空夹着一块直径近3米的冰川飘砾。

  专家称,除这一处在山顶的岩石面上发现的冰川飘砾物和冰臼外,这一带还广泛分布着古冰川运动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大量古冰川堆积物。

  建议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

  韩同林表示,望宝川冰湖石林地貌的发现,不但为第四纪冰川地貌家族增添了新类型、新成员,同时也完全证实在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早期,望宝川及北京广大地区,确实发生过大规模古冰川运动。望宝川冰湖石林地貌的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意义。

  “这在学术界从未提出过。”韩同林坦承,“冰湖石林的提法是一个最新的称呼。”他强调,新类型的发现和提出不会很容易被学术界接受和认可,而需要一个过程。在冰川研究领域,韩同林自嘲“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学者”,但他同时认为“有争议才会有科学的观点”。此外,专家称在望宝川一带分布的石英二长花岗岩中,还发现十分罕见的古岩浆流动过程中产生的遗迹———岩浆流动构造遗迹。韩同林表示,自然资源一经破坏不能再生,希望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严加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建议首先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

来源:《北京晚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