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5-13 9:57:46 红网
晨报热线
这湘江边上,怎么突然来了这么多机动船?在猴子石大桥南侧靠西岸的江边,几十条机动船排成一排,大部分船只是外地来长沙专门搞夜宵的。——市民文先生
记者探访
地点:猴子石大桥往南200米,湘江西岸大堤段
时间1:前日深夜至昨日凌晨
前日晚上10时,记者来到夜宵船上进行探访。至昨日凌晨,停摆成一排的40多条夜宵船上,有人吃夜宵的只有一两桌。
时间2:昨日下午7时许
昨日下午7时许,这一段的湘江大堤成了停车场,几百米长堤上停满了小车,从车上下来的人都是到船上吃鱼的。
红网5月13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刘俊 实习生 李秋京)从猴子石大桥下来开始,几乎每个路口都有人“把守”,江堤路上一个妇女高举着牌子,“船上吃鱼”手写的大字非常醒目。
江边停靠机动船上大多插着小红旗,一些船上还用锦旗打着招牌“**河鱼”。
前日夜里夜宵的冷清场面,与晚饭时间来吃饭的场景,存在巨大的反差。“你们是来吃鱼的吗?”一个邀客的小伙子,一眼就认出了前晚来此探访的记者。“我们这些船都是一起的,刚来长沙不久,也就是为了混口饭吃。”
“吃夜宵不,我们这专门吃鱼?可以开船到江中心。”前日晚上10时许,一辆小车刚在湘江西岸大堤上停下,就围上来三四个拉客吃宵夜的船家妇女。从猴子石大桥往南行200米,40多条机动船停靠在江边,一字摆开,蔚为壮观,许多船的甲板上亮起了小电灯。江中还游弋着一些来往的船只。
一船家妇女说,“我家的船是来自衡山,附近的船只多半是我们那个村的。我们那里是渔村,靠捕鱼为生,基本上全年都不上岸,有渔民证。”从湘江西岸大堤走到江边的渔船,还有五六百米远,中间有一条水泥板铺成的小路。
几名客人在妇女的带领下,来到一条渔船上。渔船是铁皮钉成的,分上下两层,搭建出两个平台,下面还有船舱。每个平台上可以摆一两张桌子,几个人可以围成一桌,喝酒吃东西。
一轮明月升起,不远处是猴子石大桥和沿江风光带上的灯光,风景很是漂亮。
船上只吃鱼、虾和小菜,船家说鱼是自己家打来的,正宗的湘江野生河鱼。五十元一位,酒水另计,鱼可以尽管吃。
谈好价钱后,渔民开始煮鱼,船舱里靠液化气灶的地方,没有任何排风设施,炸鱼的时候,满船都是烟雾缭绕。幸亏周围的船只上很少有食客,不然这一带湘江沿岸会变成一条到处是油烟的“街道”。
“你这船上的饮用水是直接取自湘江水吗?”一名食客有些不安。船家告诉他,水是从河堤上一个工地上的自来水管接来的。根据记者昨日下午探访所见,在江堤下的一条走廊上,一条塑料水管将工地上的自来水接下来,装了两个水龙头。
船员询问顾客,要不要将船开到湘江中心去游玩?因怕船太晃动,顾客拒绝了船员的好意。“这么多人在船上活动,却见不到一只救生圈或救生衣,万一有人喝醉了,掉到水里了,不好。”一名顾客说。几分钟后,鱼煮好端上来了,多是一些平常可见的回头鱼、桂鱼和黄鸭叫,虾是一般的河虾。
直到深夜11时,这艘船上仍没有第二桌客人,旁边的船上也是生意清淡。“现在天气还不是很热,我们的夜宵船也是刚刚过来,再过一段时间,生意就会好些。”船员说。
晚上11时30分,船家突然将船开动,船身往右边靠,腾出一个位置来。一条从江中心游玩回来的机动船停靠进来,船的甲板上是满地的瓜子壳,桌子上留下几盘吃剩的菜汤和鱼骨头。而几盘河鱼和虾下肚后,再加上喝了两瓶啤酒,一名食客起身走进船上的厕所,发现船上大小便都是直接排入湘江。
靠湘江边生活的本地居民周先生说,这些夜宵船,多半是从外地来的,有衡山的,还有南县的,来长沙还不久。“这些船员过惯了水上生活,生活垃圾、污水直接排放在江里,然后又开船到江中心取水饮用,食品的卫生安全很难保证。”
周先生十分担心,一旦吃夜宵的人多起来,这一带很可能对湘江水源有一定污染,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提前进行监管,谨防夜宵船成为湘江污染源。
[相关链接]
长沙取缔湘江水上排档备忘
●1983年起,湘江沿岸就出现了夜市,随后不少精明的商家将路上餐馆移至江面,逐步形成一个有水上排档28家、夜市31家的规模。
●水上排档于2003年曾被有关部门取缔,2004年五一节后又死灰复燃。
●2004年6月29日,我省召开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之后,陆续将橘子洲附近的水上大排档予以取缔。
●2006年6月,长沙市掀起环保“劲风”行动,猴子石大桥西侧水上餐饮名列2006年第一批重点整治的违法排档企业名单。
●2006年7月18日,湘江水上大排档被停水停电。
●2006年7月19日,岳麓区强制拆除了猴子石大桥附近水上排档的外围设施。
●2007年6月,岳麓区环保局组织对湘江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水上排档进行整治,取缔一大批水上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