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2 09:33:41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春雨绵绵的4月,记者来到坐落在上饶县董团乡境内的江西远泉实业集团,只见山头上处处绿意盎然,青翠的乔灌,茂盛的小草,群群白鹭盘旋;高丘水库、仙姑山水库碧波万顷,四周林木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远泉”有远见。董团村农民黄德金在与记者交谈时,用几句顺口溜总结这些年远泉集团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水保、水保,水不乱流土不乱跑,把根留住,生态改善,苗木长好,钱粮增高,环境美好。”
新世纪之初,全国劳动模范、远泉集团董事长林远泉清醒地看到,集团所在地、高丘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2.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4.8%。由此而来的是恶果是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下泄,淤塞水库,土地退化,影响人民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
林远泉算了笔远见账:只讲企业发展而不讲生态治理,附近的10多个村的农民不仅要深受生态退化之苦,还会粮增不了,贫困帽子甩不掉。企业的发展战略是珍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远泉”提出远见——把生态农业理论纳入小流域治理,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2002年,高丘小流域被列为“长治”工程农发资金水土保持项目区,国家投入项目资金200多万元,远泉集团投入600多万元,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封禁管护治理相结合,开展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
对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实行坡改梯、薄变厚,瘦变肥和进行水系配套的工程治理,修建沟渠、蓄水池、沉沙池等各类小微型水利水保工程300多处;对水土流失严重又无法实行坡改梯的荒山秃岭进行植树造林或种草治理;实行封山育林,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通过综合治理,高丘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全部得到治理,现在,治理区的林草覆盖率已达90%,土壤侵蚀总量大大下降。
经过艰辛的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区的生态、社会、效益“三赢合一”凸现出来。4月24日上午,一场大雨刚下过,记者在小流域看到,大雨挟裹的泥沙被挡在新修的拦沙渠里。仙山村村主任郭军仔说:“这条拦沙渠平时不下大雨就用来当放水渠用,一下大雨又可挡住从山上冲下的泥沙。”村民王胜辉乐得合不拢嘴:“雨水通过水渠流入水库,增加了水库的蓄水量,种田水源有了保证。从2005年开始,我家20亩水稻单产由以往的210公斤增加到450多公斤。”据介绍,2004年以来,高丘小流域境内的10多个村的近万亩农田,水稻单产平均达360多公斤,是前些年的1倍多。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生态环境好了,远泉集团的产品更绿了,市场更大了。如今,该集团已建立11个苗木、果业、茶叶等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1万亩,有11个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去年,该集团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总资产已达3.6亿元。
山清了,水秀了。“远泉”乘势在高丘小流域境内打造了占地面积达1.9万多亩的省级森林公园、上饶白鹭公园,每年有近万人来这里旅游。凡是来过的人们,无不赞叹公园的山、公园的水。
高丘小流域境内改土治水,驱穷致富,企业发展,环境好转。
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