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年05月02日 10时48分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07年,长江委水文局荣获 “国际水文合作先进集体”奖。左为长江委水文局局长王俊。
河道测绘
长江委水文职工迎战1998年长江全流域性大洪水
在三峡工程大江截流龙口运用ADCP施测流量
60载的非凡历程、卓越成绩,60载的恪尽职守、不负使命。成立于1950年2月,具有一定水行政管理职能的完全公益类事业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简称长江委水文局),是为长江流域综合治理、防汛抗旱、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建设等进行流域水文站网规划、建设、管理及水文水资源监测、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分析计算、水文气象预报、河道勘测及河床演变分析、水环境监测等方面工作并指导流域内地方水文工作的专业机构。也是全国水文行业首家通过认证并执行ISO9001∶2000标准的单位,具有甲级测绘资格证书、甲级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证书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现有在职职工2237人,其中教授级高工32人、高级职称315人;博士(含在读)及博士后16人,硕士91人,有全国水利技术能手和全国技术能手7名。下设8个职能部门、5个业务生产单位和7个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环境监测中心),并在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控制断面设有水文站117个、水位站264个、雨量站24个、蒸发站1个、水质监测断面113个、河道固定断面4200多个。长期以来,长江委水文局广大职工锐意进取,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科学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水文是水利的基础。为了更好发挥基础支撑作用,长江委水文局不懈探索,确立并始终坚持事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并不断注入新的内涵。2003年至2008年,连续6年被评为长江委绩效考核先进单位。近年来,依托长江委高级治江人才规划,通过引进一批、出国培训一批、在科研工作中培养一批等措施,培养引进了近100名高级科技人才。全局现配备约有1.57亿元的与水资源论证有关的各类水量、水质监测仪器,7个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各类计算机及绘图设备、大型数据库及各类应用软件等共计2513台(套)。2005年7月1日在全国率先实现118个中央报汛站自动报汛的基础上,着力开展水文测验方式方法的技术创新工作。与澳大利亚、瑞士、日本等国在长江、汉江合作建设的有关防汛测报系统运行良好。充分发挥技术、人才、设备等优势,广泛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水文服务。2003年以来,先后在乌江构皮滩、大渡河瀑布沟、金沙江溪洛渡和向家坝等10余个水电站建设中承担了施工和截流预报、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等工作;承担了三峡工程调度技术参数编制、水文泥沙信息分析管理系统、进出库泥沙预测预报等一系列专题的研究与建设工作;开展了湖北、湖南等多座核电站设计的水文勘测和分析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牢记使命,防汛测报佳绩频出
做好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防汛测报工作是长江委水文局的天职。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大洪水,8月16日,当长江第六次洪峰逼近荆江,威胁两湖平原和武汉重镇时,长江委水文局领导和专家们接到了国家防总下达的任务,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回答6个事关荆江分洪决策的关键问题。接受任务后,整个水文局像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高速运转。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在60分钟内拿出了6个问题的答复。分析和预报结果上报中央后,中央在经过慎重考虑后,作出了保堤不分洪的重大决策。17日上午,洪峰水位为45.22米的长江第六次洪峰如期安全地通过荆江大堤。准确的水文预报和科学的分析报告为中央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最终战胜这场世纪洪魔当好了参谋。在2002年以来的历次长江洪水和汉江秋汛中,依托先进的防汛测报设备和手段,全力以赴开展监测和分析预报,为确保长江、汉江安澜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2003年,通过准确的预报,为避免启用杜家台分洪区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2005年10月汉江发生秋汛,丹江口水库最大入库流量达30700m3/s,最大出库流量15100m3/s,通过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调度的准确预报信息,充分发挥了丹江口水库的拦洪错峰作用,削峰系数达到65%,大大减轻了汉江中下游防洪压力。2007年7月,长江上游嘉陵江支流渠江发生超历史洪水。长江水文职工克服诸多困难,连续奋战,圆满完成各项水文资料的收集任务,并及时向地方政府报送水雨情信息,大大减轻了洪灾损失。仅以北碚站为例,由于水情信息报送及时,重庆市北碚区提前转移人员2450人,转移各类物资800多万元,抢收各类蔬菜150亩,并提前作好船舶停靠工作。据北碚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测算,共减少洪涝灾害损失2600多万元。近些年,长江水文防汛减灾效益达数百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发挥优势,切实搞好水文服务
在努力搞好防汛测报的同时,他们积极收集水文基本资料,进行工程水文计算,直接为长江水利工程等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先后在葛洲坝、三峡、南水北调及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满足三峡工程规划、设计的要求,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分别设立各种专用水文站、水位站和雨量站,研制各种仪器设备,搜集三峡以上地区的水情、雨情、沙情等资料。在三峡工程施工期间,特别是大江截流和明渠截流期间,专门抽调精兵强将,运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截流进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受到三峡开发总公司主要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誉。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组织力量对沿线130多条大小河流进行历史洪枯水调查、测量分析计算和审查,对丹江上游水量、水资源进行评估和工程水文计算,对引江济汉工程进行测量分析计算,提供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所需的各种水文分析计算成果,为工程的开工和顺利进行作出了贡献。在长江重要堤防工程建设中,在丹江口水利枢纽,在陆水水库,在万安、隔河岩、构皮滩、江垭等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中,在大江上下的水利水电建设和沿江地方经济建设中,都倾注和凝聚了长江委水文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维系生态,水环境监测成效显著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长江水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多年来,作为长江流域最主要的一支水环境监测力量,长江委水文局不断优化水质监测站网,充分发挥水质、水量同步监测的优势,在金沙江攀枝花市至入海口22个重点河段、主要城市、大型湖泊、水库区布设的水质监测断面上,出色完成了36种分析项目的常年常规监测任务。在突发性污染事故调查监测中,发挥快速机动能力特长,多次进行突发污染事故监测调查,为上级科学处理事故、减轻损失、解答各方问题、稳定社会秩序作出了贡献。2000年9月29日,汉江武关河发生10.3吨氰化钠特大突发性污染事故,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长江委水文局紧急筹资40多万元、抽调车辆十几台、工作人员58名,携带仪器药品,连续8昼夜野外监测、分析并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受到了上级和相关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
依托工会,着力构建和谐单位
多年来,在湖北省总工会、长江工会的指导下,长江委水文局党组高度重视和支持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作用,坚持以职工为本,依托工会着力构建水文和谐单位。建立健全了职代会制度,广泛开展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以技术比武为突破口,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大力培育高级技能人才。认真组织参加历届全国水文勘测工技能竞赛活动,并获得较好成绩。现有全国水利技术能手和全国技术能手7名。深入开展“职工之家”创建和达标评比活动,先后有8个单位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湖北省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2008年9月,所属嘉勘队被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积极开展帮扶救助工作,开展送温暖活动。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和困难职工档案,支持所属单位成立职工困难救助基金,提供直接、快速、方便的救助。积极参加湖北省总工会、长江工会组织的各项救助捐款活动。近3年献爱心捐献金额达50多万元,捐物近千件。2007年,所属下游局获得了江苏省总工会授予的“爱心捐助单位”光荣称号。
常抓不懈,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
长江水文点多、线长、面广,为了更好地调动职工的工作主动性,长江委水文局结合实际,认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连续多年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命名了两批共73个局级文明单位;有16个单位被长江委命名为文明单位;所属上游局和下游局是重庆市和江苏省的文明单位,局机关、下游局和三峡局是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高场、仙桃、沙市和九江等4个水文站被水利部水文局和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授予第一届(2003~2005年)“全国文明水文站”荣誉称号;2007年,长江委水文局被授予“2005~2006年度湖北省直机关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8年,水文局(机关)被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2006~2007年度全国水利文明单位称号。自成立以来,先后有50余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领导班子团结共事,坚强有力,一贯重视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近些年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领导班子成员没有违法乱纪现象发生。
倾力支撑,水利抗震救灾急先锋
“5·12”汶川地震,一场撼天动地的大救援在中国大地、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水利部、长江委也迅即吹响了水利抗震救灾的集结号。长江委水文局坚决贯彻水利部、长江委决策部署,迅速开展工作。全局上下心系灾区,前后方协同作战,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王俊等4人获“全国水利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从局长到司机,从专家到后勤,长江委水文局一共向前方派出精干力量41人,同时在后方组建了近100人的预备队伍。在长江委水文局抗震救灾前方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派往前方的人员在急难险重面前,处处冲锋在前。在决战高危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的日日夜夜里,在水文专业组的长江委水文专家,不仅全程参与了唐家山堰塞湖抢险除险处置的专家会商,还组织水文突击队员两上唐家山,对导流槽过流情况进行水文监测,为唐家山抢险指挥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后方人员也在日夜加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前方提供技术支撑。据不完全统计,长江委水文局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向四川灾区累计捐款近130万元。
新的形势赋予水文工作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长江委水文局将以严谨的态度、求实的精神、踏实的行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长江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水利发展规划和水工程建管提供全面优质服务,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