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1 09:54:05 来源: 南方日报网络版
淡水河依然静静流淌,河里除了不堪入目的污水,分明还有拥挤的问号。 为什么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奔走呼吁,污染始终难以根治?为什么深惠两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大力投入治污,却效果难显、污染依旧? 这条当地的“母亲河”,有着与台湾第三大河流相同的名字,也有着相同的命运——遭受污染。 早已没有人沿河戏水,饮水、灌溉更是成为昨日泡影。当地老农因为抽取淡水河水灌溉,导致供港蔬菜重金属严重超标,不得不放弃了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农活。农退工进,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厂房、数不清的排污口和日渐弥盖整个河面的水浮莲。 淡水河全长95公里,发源于深圳梧桐山,横跨深圳、惠州两市,流经深圳龙岗下辖的横岗、龙岗、坪山、坪地、坑梓等多个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城镇,由下陂村进入惠州市惠阳区,最终经马安镇流入西枝江,成为西枝江的一级支流,东江的二级支流。 也因此,淡水河的污染也在影响着西枝江和东江水质。 16年跨界治污路,让淡水河成为污染与治理的“标本”:一方面,淡水河用自己的牺牲验证了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严重恶果;另一方面,淡水河治污用16年的时间验证了跨界河流污染治理的“老大难”。 “深色”淡水河: [绿油油]水浮莲占领着河道 [黄+黑]水大起来什么都有 惠州段密密麻麻布满水浮莲。梁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