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起 绿播北海滩
2009-03-31

潍坊新闻网 2009-03-31 09:03:53

风沙何所惧,滩涂植树酣

        阳春三月,大地复苏,正是植树好时节。我市北部沿海地区的滨海项目区,作为山东省“十一五规划”区及市委、市政府工业战略性北移的重大举措,滨海项目区的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3月29日,由本报牵头、城区30多名热心市民通过自费筹集和爱心企业富华游乐园、潍坊百货大楼捐助购置近万株树苗,来到我市北部沿海最东北部的昌邑市卜庄镇廒里村,在这片昔日“潮来水茫茫,潮退白茫茫”的北海滩盐碱地上,与当地的数百名村民一道播种绿色、播种希望。

        飞沙起舞春日北海显荒凉

        当天一大早,来自市区以及高密等地的30多名热心市民在潍坊城区聚齐后,大伙将所有车辆编队排号,然后车队直奔昌邑市卜庄镇廒里村。

        经过一个小时的路途奔波,车队达到目的地。下车伊始,映入眼帘的是满眼黄土地,大风卷着黄沙扑面袭来。远远望去,远处的村庄和树木在飞舞的风沙中更显荒芜。

        廒里村一位正在植树的六十多岁老大爷说,廒里村有这样一句古语:廒里的知了无处歇了。廒里村党支部书记李香华告诉记者,随着北部沿海大开发,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收入持续走高,在这个拥有200多户人家的村庄里,拥有各类汽车100多辆,而且家家户户都有拖拉机,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

        提及近几年村里的发展变化时,村民都为之自豪,但几位老人却颇为感叹地说,“树还是太少了啊!”在这片风沙起舞的黄土地上,几支孤零零的棉花树的枝丫随风摇曳着。

        一位年纪较大的村民满含深情的告诉记者“要是能多一些树就好了,村里少点风沙,也让作物生长得好些……”狂风肆虐、沙尘侵蚀……虽然这里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但简朴而勤劳的村民们不忘植树造林,各类条件得到明显改观,村民说他们还要一辈辈在这里生活下去。

        抵御风沙他们一起挥锨填土

        得知来自潍坊的几十位热心市民要到村里植树后,当天天刚蒙蒙亮时,廒里村的村民们就早早地起床了。植树的当天,这个拥有六七百人的村庄,竟然来了三四百名村民。一些村民告诉记者,他们这些年来一直在不懈努力植树造林,就是希望这里成为一片满眼绿色的家园,阻挡住所有的风沙。而得知有爱心人士自筹资金买来树苗来这里的时候,大伙被感动了。

        当日清晨6点,村民们便在村头集结。等到运树苗的车一来,大伙就用自己的车将一车一车的树苗拉到村头后,再用自己的自行车、摩托车以及面包车等运输设备将一车一车的树苗分批分量送到指定的位置。五六千米的植树小路上都是来来回回的车轮压过留下的痕迹。植树栽种的树苗都是乡民们一点点用车子运过来的。“你们还没来时,我们村就已自发植起了树,村里在家的男女老少劳力能来的都来了,大伙想与你们一起把这昔日的“北海滩”改造的更好!”廒里村村委主任李太利告诉记者。

        从早晨6点到11点,大家已经努力挖出了三四千个树坑,中午吃饭时,许多村民并没有立刻回家,他们选择留在这里等待检验。原来,在种上的每棵树苗的周围,都要有一个凹形的弧度,这样才能方便后期浇水,而填土后踩土时也要松紧适度,这些细枝末节的工作让每个人都成了一个临时的“学生”。如果检验不合格,村民们还要返工重新栽种。

        爱心人士爱心植绿北海滩

        秋雨、酒瓶、朝霞、春暖花开、四十不惑、冰轮、向日葵、小鱼、超……还有来自高密的一个三口之家,这些前来这里购买树苗、植树造林的人们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有一个个让村民百思不得其解的网名,还有村民们熟识捐助树苗款的爱心企业富华游乐园、潍坊百货大楼。这些前来北海滩播种绿色的人们,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着不同的行业,但他们却一个个地充当起爱心奉献者,付出自己的体力与劳力,在这个的小村庄为村民们安居乐业而种植起树木防护林。

        午餐自费村民爱心再传递

        爱心人士一行队伍中年龄最小的者就要数只有八岁的林林了。个头不高,一身运动装备,黝黑的皮肤被风沙吹得显露些许红晕。林林告诉记者,今天他跟爸爸、妈妈一起来到这里种树,他也是一个“志愿者”!小林林得意地告诉记者,“爸爸说,将来会带我再来这个地方看看我们一起种的树的。”中午时分,为了答谢市民们的深情厚谊,村里在附近一家小餐馆安排大伙吃饭。三四十人挤在三张小桌上,大伙谁也没有饮酒。吃完饭后,从潍坊来的带队大姐悄悄问了一下饭菜的价格后,得知一共消费了600元钱。他们自觉地从钱包里拿出饭钱递给大姐,随后前往柜台结账。

        面对此举,廒里村两委的陪餐人员倍感意外坚决不同意,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因为争着结算面红耳赤。

        面对僵局,廒里村村干部马上现场召开碰头会,大家一致同意中午600元的饭费由潍坊来的爱心人士负担。但令大家始料不及的是,村两委决定当日中午所有陪餐人员也凑齐600元钱,请这些经常参加助老、助学、助残活动爱心人士带回去,以廒里村老少爷们的名义捐助给贫困家庭或人员。同时,廒里村村两委表示,他们将安排专人护理这批树苗,待到树木成材后,除去管理成本的所得收益,继续植树造林外,剩余款项将在当地开展帮扶救助等公益性活动。

        爱心人士捐款植树造林,将爱心撒播的同时,不但将爱心延续,更将爱心收获。多年以后,在绿树成荫的“北海滩”遥想今天,还会记着在2009年3月的一个风沙怒吼的日子里,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为了种植树木防护林而相识,为共同抵御大自然的风沙而共同奋斗,互相收获着初春日子里感动人心的温暖。记者李东杰实习生马敏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