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熄灯一小时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2009-03-28

2009-3-28 18:08:26

    简要内容:图片说明:来自社会各界代表共同启动“地球一小时”活动。作为一项全球性的公益行动,“地球一小时”吸引了杨澜、郎朗、李冰冰、马未都等公众人物的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于2007年在悉尼首次发起,当年共有220万人参与。

来自社会各界代表共同启动“地球一小时”活动。照片从左到右依次是马未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别副主任那华、WWF(中国)首席代表欧达梦、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 蒋炳荣、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品牌市场部总监沈激。 (WWF供图)

  2009年3月28日20:30——21:30,将有来自全球各地5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0座城市的10亿人共同熄灯一小时,用实际行动证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每个人都可以做出改变。昨日,这项名为“地球一小时”的全球公益活动正式在中国北京启动,来自政府、企业、学校、个人等代表齐聚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共同表达了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意愿,并呼吁公众广泛参与。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将通过关灯一小时的行动,向全球政府、企业及个人发出积极的信号,呼吁每个人作出积极的改变应对气候变化。“2009年3月28日,从斐济开始,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印尼等亚洲的城市将率先熄灯,欧洲、美洲各国的城市将紧随其后”,WWF(中国)首席代表欧达梦表示告诉记者,目前已有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74座城市已经承诺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同时该活动正在北京、上海积极推广。“作为普通的个人,利用这一小时时间我们可以和家人共进烛光晚餐,大楼的工作人员可以熄灭霓虹灯,作为市长可以鼓励市民参与,每个人都可以为低碳经济贡献自己的力量”,欧达梦说。

  作为一项全球性的公益行动,“地球一小时”吸引了杨澜、郎朗、李冰冰、马未都等公众人物的参与。在活动启动仪式上,马未都表示将全力支持该项活动的开展,并呼吁各地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当地市民、企业和熄灭标志建筑的景观灯来参与活动,企业的行为也可以影响员工和客户的行动,学校和其他社区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地球一小时”相关活动来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认识。

  “地球一小时”活动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于2007年在悉尼首次发起,当年共有220万人参与。2008年。全球35个国家70个城市和地区的5000多万人参与其中,悉尼歌剧院、旧金山金门大桥、伦敦市政厅等标志性建筑的外观等也一同熄灭。2009年,“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全球1000座城市的约10亿人参与该活动。(裴沙沙)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