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25日08:03 南方日报
环境空气监测项目缺失致气象、环保数据“打架”
有两则相互矛盾的信息:2008年,东莞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为6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95.8%,全年灰霾天数也比上年减少65天。
昨日,省环保局发布的2008年广东省环境质量公报表明,东莞去年酸雨频率超过50%,这使东莞又回到了重酸雨城市行列。
酸雨是一种流动性、复合型的空气污染。那么,重酸雨城市东莞的空气质量到底是好是坏?
■本报记者欧雅琴
“难道这种到处灰蒙蒙的天气也能叫做空气优良?”东莞阳光网上经常有网民反映东莞的天气质量很差,但是环保局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显示却是良好。
近日,东莞市气象台多次预报了灰霾天气,但当天市环保局网站上的空气质量依然是“优”或者“良”。
对于这种环保数据和气象数据打架的情况,市民很难理解:“不知道该相信哪个部门,或者是全部都不可信。”
对此,市环保局办公室副主任张机说,“这只是市民的个人感受。灰霾是一个气象评价标准,和环境污染没有直接的关系。”
灰霾肆虐而天气依然“优良”的原因,主要在于环境空气监测体系项目的缺失。灰霾是空气中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由于是悬浮颗粒物(气溶胶),对阳光是颗粒散射,天空呈灰白色。霾出现表明空气污染程度大。
东莞市环保局副调研员廖春林介绍说,目前东莞环境空气自动检测系统监测项目共有6项。虽然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指标来看,东莞的指标均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但灰霾的主要污染物是由臭氧和PM2.5以下,特别是PM1以下的细颗粒物造成的,其中PM1超细粒子对人体的危害是最大的,但这两项监测还没有被大规模列入东莞的监测范围。
目前东莞的空气质量的监测还在沿用国家10年前制定的标准。
环保局:汽车尾气是新罪魁
在经历2005年“最酸”城市、2006年“重酸雨区”后,东莞在2007年摘掉了“重酸雨区”的帽子。但好景不长,2008年,东莞重新进入“重酸雨区”城市行列。
“我们酸,广州佛山更酸”
根据2008年广东省环境质量公报,去年全省城市降水酸度较强,PH均值为4.88,酸雨频率为48.5%,酸雨污染依然严重。其中,东莞与广州、深圳、佛山等9个城市均属于重酸雨区(PH<4.5,4.5PH<5.0且酸雨频率>50%)。东莞的数据是:2008年的降水PH值为4.81,酸雨频率为60.1%。与之相对应,2007年,东莞相关数据分别为5.21、54.2%。
尽管东莞再次变酸,但市环保局依然保持乐观态度。昨日,市环保局宣教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东莞的情况在珠三角九市“还算比较好的”。与佛山、广州相比,东莞的这一数值“只接近5个点,佛山的4点几,那尝到嘴里都是真酸了”。
汽车冒烟雨水酸
“我们也很纳闷啊,脱硫都脱了很多了,怎么又酸了呢?”当问及东莞为何重入“重酸雨区”时,市环保局办公室副主任张机摇摇头说。
2006年,造成东莞酸雨的最大因素,是虎门沙角电厂群排放的二氧化硫。随着电厂的脱硫,东莞的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去年,东莞脱离了“重酸雨区”。
那么今年东莞重入“重酸雨区”是怎么回事呢?张机说,酸雨是一种流动性、复合型的空气污染,主要是燃煤和高排放车辆的尾气造成的。电厂脱硫了,现在高排放车辆的尾气,应该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说,全市有13000多辆公交车,116000多辆货运车,这些都是高排放的车辆。一辆高排放的车排放的尾气相当于7-10辆私家车的排放量。
■焦点东莞酸雨影响广州亚运吗?
东莞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空气中的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扩散的机理比较复杂,也会受到周边城市的影响。在发布2008年环境质量公报时,省环保局曾表示,全省都要支持广州的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那么,在亚运会期间,东莞的大气复合污染会不会“迁徙”到广州?
根据环保部门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历史资料,亚运会期间(拟定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空气质量是相对比较差的。通过整治达到比较好的效果,难度很大。
据了解,为了保证亚运会期间整体空气质量,广东省已发布了油气综合治理方案,东莞市环保局也正在研究细则。根据计划,油站、加油车的治理将在今年完成,油罐车的整治明年完成。将散逸的油气用技术手段收集起来,重新利用。届时,市民在加油站内也闻不到难闻的臭味了。
对于工业污染,环保局年内将对10吨以上的锅炉进行整治,涉及150多家企业。由于经贸局要求30吨以上锅炉全部采用水煤浆,环保局将结合经贸局这一工作来进行。不过,在经济形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脱硫设施成本高,企业是否愿意?
据透露,考虑到企业困难,这一工作可以放缓,但环保局仍希望在年内达成这一目标。
这一工作完成后,东莞产业的脱硫“基本就没有潜力可挖了”。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