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23日 14:30 来源:羊城晚报
本报今天消息 记者李志伟,通讯员黄慧诚、邓惠玲报道:今天上午10时,省政府新闻办与省环保局发布2008年广东省环境质量公报。公报显示,全省21个地级市酸雨频率达48.5%,广州、深圳、佛山、江门等9市属于重酸雨区。
21个地级市47个监测点监测显示,13个城市受酸雨污染(pH<5.6),除河源外的其他20个城市都出现过酸雨。其中佛山酸雨频率最高,从去年的70.9%上升到今年的85.5%。(具体数据见下表)
全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总体略有好转,52.4%的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71.4%的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有所下降。其中,城市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0.025毫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0.7%,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0.026毫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为0.058毫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7.9%。
公报还显示:虽然广东水质总达标率上升4.6个百分点,但广州西部水源的水质污染依然较重,主要为氨氮、粪大肠菌群、氟化物超标。
全省59条省控江段,116个省控断面中,有三成断面水质达不到III类水平。其中13.8%为IV类水质,7.8%为V类水质,10.3%的水质为劣V类,受重度污染。
龙岗河、坪山河、佛山水道、市桥水道、深圳河、练江和小东江湛江段共7个江段水质受到重度污染,受重度污染江段主要为珠三角流经城市江段和部分水量较小的支流,主要污染指标为粪大肠菌群、氨氮、耗氧有机物和总磷。
8个省控大型水库中,新丰江和枫树坝水库年平均水质为I类,流溪河水库、高州水库和飞来峡水库水质为II类,水质为优,杨寮水库、白盘珠水库和鹤地水库水质良好,营养状态在贫营养和中营养之间。
去年前年广东全省及广州酸雨情况对比
广东全省 广州
2008年 2007年 2008年 2007年
pH均值 4.88 4.89 4.47 4.38
酸雨频率 48.5% 44.7% 77.8% 80.3%
重酸雨区城市(酸雨频率超过50%)
2008年:广州、深圳、佛山、江门、茂名、肇庆、惠州、东莞、中山
2007年:广州、韶关、深圳、珠海、佛山、茂名、肇庆、惠州、梅州
来源: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