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3月19日08:07 南方日报
该区昨召开通报会,综合整治工程今年启动
本报讯(记者/林焕辉通讯员/吴建辉蔡建伟)昨日,高明区召开沧江河水质综合治理新闻通气会并通报,近年来高明“母亲河”沧江河的水质整体呈逐年下降态势。据介绍,每年排入该河的工业、生活污水超过6000万吨,沧江河亟待“减负”。该区昨日通报,今年起,该区将启动沧江河综合整治工程,重点是开展规模化禽畜养殖业污水治理工作,及加快完成全区五项污水处理工程。据介绍,该区五项污水处理工程今年9月建成,届时将为该区新增11.5万吨污水处理能力。
每年排入污水超6000万吨
据高明区环保局昨日通报,近年来,随着区内工业迅猛发展,沧江河水质和水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特别是由于沿岸企业和人口的增多,排入沧江河的污染物逐年增多,导致其整体水质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据区环保局统计,目前,该区每年排入沧江河的工业污水达2700多万吨,生活污水则达3300多万吨,两类合计超过6000万吨。区环保局副局长王满庭表示,加上沿岸的农业污水,目前沧江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复合污染,有的断面存在水体过营养化的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上游植被遭受破坏,以及降水偏少,沧江河水位目前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该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通报,由于水质和水量的双下降,导致沧江河段近一年来多次出现死鱼现象。该中心工程师李雄辉介绍说,特别是今年1至3月雨水少,沧江流速缓慢,杂质沉积增多,加之近期气温回升较快,水底物质耗氧量急剧升高,没有足够的氧气提供杂质分解,这引起水中的氨氮等毒物迅速升高。“当前正是沧江鱼类的发病高峰期。”
今年拟新增11.5万吨污水处理能力
昨日的会议通报说,为保护沧江河,今年起全区将启动沧江河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是开展规模化禽畜养殖业污水治理工作,对规模化养殖场的废水排放进行限期治理,对养殖场的禽畜粪便等固体废物加强监管,跟踪去向。该区环保部门也将严格把好新养殖场环评审批关,责令未按规定办理环评手续的现有养殖场补办报批手续等。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沧江河水质逐年下降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该区各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比较滞后。对此,该区建设局昨日通报,今年,全区已经启动建设五项污水处理工程,分别为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第三污水处理厂、杨和污水处理厂、明城污水处理厂和更合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全区每日可新增11.5万吨污水处理能力,预计这五项工程都将于今年9月建成,届时将实现污水处理厂在高明镇街的全覆盖,从而减轻沧江河的负担。
区环保局昨日同时公布,为进一步监管沿岸排污企业,目前该区开通了12369和88883340两条24小时环保热线,欢迎广大市民全天候举报违法排污行为。
■村民投诉
1.2万亩农田鱼塘受污染
近日,高明区沧江河明城镇明东村河段被曝出现严重污染。据该村村民报料称,由于取用了受污染的沧江河河水,致使目前该村3000多亩农田和9000多亩鱼塘面临丢荒局面。根据村民提供的、由高明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和农业部珠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出具的相关水样检验报告,取自该河段的鱼塘水质酸碱度达3.6,会导致鱼类死亡。
针对该村反映的情况,前晚,该区环保部门已组织前往该村作实地调查,并确认污染源头系位于该村附近的高明区南钢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据昨日通报,该公司排水口排放的主要是厂区地面水,但因该厂是金属制品厂,长年累月的铁锈沉积,地面污泥堆积,造成出水口泥土底色被铁锈染成红色,经过该出水口的水因含有铁锈而呈现红色。对此情况,该区环保部门昨已责令该公司对地面水进行收集,勒令其经处理后方可外排。目前,该区对该公司的调查处理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