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或致太湖再遭蓝藻袭击
2009-03-18

污染或致太湖再遭蓝藻袭击
 
2009年03月18日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国的化肥施用量一直很高,但其中真正能被农作物吸收的仅三成左右,也就意味着近七成的化肥被雨水、溪水冲刷进入河流湖泊里,成为蓝藻生长所需的养分。”

    ■根据绿色和平预测,在即将到来的夏天,太湖将再次受到蓝藻的袭击

    “如果不改变严重依赖化肥的状况,今年太湖恐怕还会遭受蓝藻的侵袭。”刚从太湖调查回来的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潘文婧告诉《北京科技报》。

    2007年夏天,发生在无锡市的“饮用水危机”,现在仍是很多无锡人心头生动的记忆。流入太湖的大量污染物(氮、磷等)造成了蓝藻严重暴发,使无锡人的水龙头中流出带着强烈恶臭的“饮用水”。在蓝藻暴发后的三个月时间里,苏州、无锡、常州环绕太湖的上千家化工厂被强制关停。接着,在2007年秋季,江苏省政府投入20亿元人民币治理太湖。整个2008年,人们都在期待太湖水变清、湖变美。

    潘文婧和她的同事们从2008年的3月到11月间,先后7次来到太湖边做水样检测,期待能够见证太湖水污染状况逐渐好转的过程,但是令人心痛的是,他们取得的25批次水样品中有20批次的总氮和总磷含量很高。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这些水样污染指标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劣五类水标准,已经丧失了作为水的使用功能,不仅不能饮用,而且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

    根据绿色和平的取样,流入太湖的水依然是污水,会不断加重太湖中累积的污染。几乎能预见,在即将到来的夏天,太湖将再次受到蓝藻的袭击。

  ■专家发现,农业污染是造成太湖富营养化、蓝藻频发的原因之一

    太湖周围的化工厂已经关停,太湖水为何仍然污染超标呢?最根本的污染源又来自哪里呢?

    在检测的水样中,有14批次样品中硝态氮的浓度超过了1mg/L,其中7批次超过2mg/L。国家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泽江告诉《北京科技报》,这说明有大量的氮来自化肥流失,农业污染是造成太湖富营养化、蓝藻频发的原因之一。

    相比各大工厂源源不断地向河流、湖泊中排放污水,化学农业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则是造成湖泊污染的“隐形杀手”。而实际上,看不见明显源头的农业污染也是让蓝藻疯狂滋生的一大罪魁祸首。中国的化肥施用量一直很高,但其中真正能被农作物吸收的仅三成左右,也就意味着近七成的化肥被雨水、溪水冲刷进入河流湖泊里,成为蓝藻生长所需的养分。在水温合适的情况下,蓝藻危机就会暴发。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占生告诉《北京科技报》,一般水系污染的来源有点有面,化工厂、造纸厂都是点污染,而养殖业、耕作业则是面污染。点污染很容易治理,只要关闭化工厂和造纸厂,就能把污染截住。但是农业污染由于面积广阔,污染物排放渠道不固定,所以很难治理,尤其是雨季,农田中有一半的化肥都会被雨水冲到附近的河湖中。

    为了解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地表水氮、磷污染状况,潘文婧和她的同事们选择了太湖边上的两条河流采样,这两条河都流经化学农业模式下的农田,并直接汇入太湖。只要是施用化肥量较大的月份,采样的水污染就比较严重。比如,2008年3月12日,4个采样地的样品均超过国家规定的5类水标准两倍以上。而当地农民说,这一时期正是给苗施肥的时间,平均每亩要施用12至15公斤的尿素,有时还会施用磷肥。

    潘文婧告诉《北京科技报》,太湖周边地区跟10年前相比,化肥的用量翻了一番。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以平均每年25%的速度持续增加。在全国,化肥产量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截至2008年9月,全国农用化肥产量比2007年同期增长5%。与此同时,中国的化肥进口量也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2005年、2006年的农用化肥进口量一直是出口量的两倍。

  ■尽管一些地方已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生产对化肥的依赖

    化肥的大量施用导致2008年,不仅太湖蓝藻再次暴发,更有一些水域首次暴发类似的事件: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内蒙古乌梁素海,在7月暴发严重的黄藻危机。之前已有科学研究证明河套平原灌区农田中流失的大量化肥通过排干渠系统汇入乌梁素海,是造成乌梁素海严重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而严重的富营养化又最终导致黄藻大暴发。10月中旬,昆明松花坝水源区的一条支流出现蓝藻暴发,原因也是周边农田的化肥流失造成的水体污染。

    其实,这一现象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存在。美国的墨西哥湾受富营养化作用形成的死海区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9500平方公里,发展到2007年的22000平方公里。在死海区,珊瑚礁被破坏、海草和海藻消失、鱼类贝类死亡。经研究发现,其中67%的氮都来自密西西比河沿岸辽阔的农业耕种区。

    有科学家估算,用于墨西哥西部雅基河谷的化肥中的氮,有将近75%流失进入大气并流入地表水。年复一年后,估计有22000吨的氮被冲入加利福尼亚湾。2006年5月,加利福尼亚湾就暴发了黄藻危机,造成大量鱼类死亡。

    在我国,问题也远不止出现在太湖。现今,中国有超过85%的湖泊面临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在532条主要河流中,82%的河流被过量的氮污染。2007年,82起赤潮发生在中国海域,覆盖了11610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国长江和珠江的入海口已出现了两个新的死海区。也就是说,这两条江的入海口附近水域里,由于水中氧气耗竭,已经没有任何鱼、虾、蟹的踪影,到处是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在湖泊中,太湖、巢湖和滇池受富营养化作用的破坏最严重,是我国三大重度污染湖泊。这三个湖泊也是深受蓝藻痼疾缠身的三大重要湖泊。

    尽管一些地方已经认识到化肥农业对水系的污染,也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生产对化肥的依赖。潘文婧认为,要从根源上解决水系污染问题,就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工合成化肥、农药的依赖,提倡农业有机物质的循环利用,如建设沼气池,将牲畜粪便和秸秆等用作有机肥,并应加强生态农业的培训,大力推广生态农业耕种技术。(文/魏刚)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