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专题报道(九)之苦涩的溶液
2009-03-09

文章来源:译言网

译自《经济学家》2008.12.30文

海洋专题报道九

艰难的解决方法

翻译|沧海一笑

 

海洋需要研究、管理、财产权,和政治作为

 

因为疲惫的波浪,徒然地破碎时,

似乎没有一点痛苦,

远远的返回,通过形成的水湾与河口

静静的到来,涌入,大陆。

阿瑟•休克•拉夫

 

  拯救海洋是否为时已晚?有些海洋问题的解决办法是相当明确的,例如过度捕捞问题,虽然实施它们要有些政治勇气。另外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则不很确定。没有人了解珊瑚礁的变化,例如,无论是珊瑚排斥生活在珊瑚虫组织内的单细胞的海藻,还是被海藻遗弃,更不用说在任何特定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某种东西从珊瑚礁中移走,将会发生什么。需要在若干学科中做更多的研究。也需要更多的探索性的航行,特别是在广袤的南部海域,那里仍然有很多相对的未知数。

  然而,问海洋是否可以被挽救,也许是提出了一个不恰当的问题。海洋不会消失:而是恰恰相反。但是这不意味着海洋是安全的,甚至不意味着海洋可以被严格地挽救,即回到工业化前的某些原始状态,更不是回到至少几千年前的状态。无论怎样,海洋都将发生变化,问题更多的是它将怎样变化,和海洋生物及其它生物将怎样适应。

  再有,这些问题的很多方面是不清楚的。当海洋的碱性继续减小,有碳酸钙外壳的生物是否会调节自己以适应或死去?当海洋变得更暖时,飓风的强度会增加还减小?深海水流循环的变化是否会使海底的水合物变暖和不稳定,从深海的储藏库里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

  有些人倾向于将这样的问题斥为耸人听闻。海洋及其辽阔。他们说,它吸收和调节能力是无限的。人类无法承受投入巨大的能量和资金,仅仅是为缓解对不确定的可能性的通常的忧虑。自然和人类对变化的确切影响,无疑是未知的,即使在公认人类对自然界循环的影响更加显著的情况下。此外,可以依靠人类的聪明才智发挥援救作用:捕获碳,使绿色燃料变得更加经济,将海洋改造以吸收全部人为产生的CO2。

  哦,也许吧,麦考伯先生叹道。但即使不是如此,代价也可能是巨大的。实际上,即使继续按照现行的方法做,也是代价高昂的。在现在健在的人们的这一期生命里,需要花费大量的心思用在阻止海平面上升上。否则就将是放弃很多大城市,加尔各答可能最易于遭受即将到来的海潮的袭击,而且纽约的地铁系统将会被仅仅升高80cm的海水淹没。2005年暴风雨袭击了新奥尔良和迈阿密,2007年袭击了孟加拉国,2008年袭击了缅甸,过后的清理重建花费巨大,这部分应归因于海洋变暖的影响。

 

 

  你认为海洋和陆地将被破坏吗?

  就捕鱼来说,需要更好地利用时机以供养人口增长的世界。鱼已经是十亿多人的主要动物蛋白来源,并为二百万人提供了谋生机会,其中90%在穷国。发展中国家承受不起象更富裕的国家那样破坏渔业的后果。在加利福尼亚,沙丁鱼、鲭鱼和金枪鱼曾经是它的主要渔业产品,现在其三分之二最值钱的捕获物已不再是鱼,而是乌贼、螃蟹和海胆。

  如果没有其它情况,那么现在需要认清,继续当前的做法的危险性,然后加以治理。解决一些大的问题需要时日:为什么很多这样的变化发生得如此快?是否突发的、极端的,象飓风和冰化这样事件,将导致一连串的其它事件?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因果之间怎样相互影响,而且小的变化在相互作用中会被放大吗? 

AP体验一下将至之事

  同时,必须采取某些实际的措施。首先,缺乏所有权不利于良好的经营,这差不多尽人皆知了。海洋需要所有者,而且要求国际性的规章、经营和管辖的协议是行不通的。秘鲁的秘鲁鳀渔业在世界上是最大的,它正在重新实行以权利为基础的捕鱼措施,某些非洲和东南亚国家也是如此。象中国、印度和南非等国家正对保护海洋资源越来越有兴趣。而且象皮尤海洋委员会等组织,正在制定一些极好的政策建议。

  但是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欧盟有68000公里的海岸,其对世界鱼类有一个不相称的贪欲,它必须采取更加严肃认真的保护态度。联合国海洋公约可以提供一个框架,美国应该尽快认可它,然后帮助推动达成一个保护海洋的共识。我们这颗行星71%的面积被水所覆盖。撒手不管的危险后果是非常令人恐怖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