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美水库承担着保障泉州用水的重任 (张沼婢 摄)
山美水库承担着保障泉州用水的重任 (张沼婢 摄)
科学灌溉在很大程度上可帮助农作物度过特旱时期(陈小阳 摄)
降雨虽丰沛,用水却紧张
泉州市虽属降水丰沛区,全市降水量在1000—2100毫米,但按照国际指标区分,泉州市年人均水资源量已属“水资源紧张地区”(年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667立方米,高于1000立方米),晋江、石狮、惠安更成为“绝对贫水区”(年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记者了解到,泉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0亿立方米(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吨),仅占全省8%,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及全省的一半。
因经济发展而导致的水污染、因植被破坏而造成的水土流失等是泉州市水资源紧缺的重要原因。不得不提的是,泉州市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市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泉州市用水浪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低效用水、低价用水和供水设施损耗厉害。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泉州市农业生产灌溉技术落后,采用粗放或漫灌用水方式,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左右,工业用水利用率也不高。在富水思想下,泉州市人民节水观念不强,惜水行为不力,许多群众只用不节,一些单位只排不治。低价用水导致浪费水的行为难以遏制。泉州市供水管道因历史的和人为的等多种原因,水管爆裂破损时有发生,爆管失水,漏管失水,加上恶意窃水,隐性和恶性的浪费损失数量惊人。
据有关资料统计,一般情况下多消耗1立方米水,就要排出0.6立方米至0.7立方米的污水,这些污水还会扩散污染更多水源。
筹划沿海水库联合调度
水资源紧缺,如何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大执法力度,协同环保等有关部门,制止和查处污染水源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做好江河、水库的水质监测,对污水排放实行严格监督和管理。对一些污染严重和耗水量大的“五小”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以遏制水质污染,努力改善水环境。
此外,泉州市早已出台《泉州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明确了“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在各县(市、区)的水量进行分配后,市里对各县(市、区)的用水总量进行控制,并指导各县(市、区)向各乡镇进行分配,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定额管理制度。
同时,泉州市正在积极筹划沿海水库联合调度,缓解沿海水资源短缺。泉州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目前的调水方案也就两个,第一个就是龙门滩下游13公里的碧坑,建一个3亿立方米的水库,每个月可以源源不断地给山美水库补充5000万立方米的水;另外是北水南调,从闽江水口电站引渠来补充沿海用水。”
价格杠杆提高节水意识
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是造成水资源紧缺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价格杠杆恐怕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
世界上重视环保的发达国家物价政策共同点之一是水价高于电价数倍。而目前,我国工业和生活水价普遍较低,泉州市作为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利用经济杠杆调整用水需求,将成为必然。这样有利于鼓励节约用水,遏制城市工业、生活用水的浪费现象。 (泉州晚报 实习生 许钹钹 本报记者 张沼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