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11 14:05:13
简要内容:据报载,在广东省珠海市的林业专家抢占时机为古树挂牌之际,一些村庄却因为修路将古树公开出售。据了解,1973年印度喜马拉雅山区的妇女为了保护原始森林,以抱住大树的方式来阻拦砍伐行为,掀起了著名的“抱树运动”。
据报载,在广东省珠海市的林业专家抢占时机为古树挂牌之际,一些村庄却因为修路将古树公开出售。相关资料显示,2002年~2007年间,珠海市的2386棵古树中有238棵古树因各种原因死亡或失踪,死亡率达9.93%。
这种现象在全国也很普遍:当人们意识到古树特有的价值时,各种谋取私利的违法行为也在滋生,盗卖古树成了一条“生财之道”。当然,各地政府有关部门为保护古树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对古树进行分级挂牌保护,甚至还安装GPS定位和摄影装置,但笔者以为,政府的监管措施再详细,也不可能细化到24小时时刻有人监护,要想让古树真正得到保护,我们不妨学学印度的“抱树运动”。
据了解,1973年印度喜马拉雅山区的妇女为了保护原始森林,以抱住大树的方式来阻拦砍伐行为,掀起了著名的“抱树运动”。最近,印度拉贾斯坦邦居民为了保护当地环境不被破坏,也重演了当年的一幕。值得欣慰的是,居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拉贾斯坦邦政府表示,他们将不会以任何方式改变当地的环境。
笔者由衷地佩服这些村民,他们将良好的生态和自我的生活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将环保承诺变成村民的积极行动。只有更多的人将护树行为当成分内事,敢于、善于和那些变相卖树、毁树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形成“爱树光荣,毁树可耻”的社会文化,那些盗树的违法行为才会销声匿迹。
遗憾的是,现在人们对于各种盗卖古树的行为除了痛心之外,很少有人“该出手时就出手”。之所以这样,只能说明很多人的环境意识仍然不够坚定,还存在一定的明哲保身思想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思维。
印度的“抱树运动”为我们的惰性思维敲响了警钟。为了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积极爱树护树。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