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印度的“抱树运动”
2009-02-12

2009-2-11 14:05:13

   简要内容:据报载,在广东省珠海市的林业专家抢占时机为古树挂牌之际,一些村庄却因为修路将古树公开出售。据了解,1973年印度喜马拉雅山区的妇女为了保护原始森林,以抱住大树的方式来阻拦砍伐行为,掀起了著名的“抱树运动”。

  据报载,在广东省珠海市的林业专家抢占时机为古树挂牌之际,一些村庄却因为修路将古树公开出售。相关资料显示,2002年~2007年间,珠海市的2386棵古树中有238棵古树因各种原因死亡或失踪,死亡率达9.93%。

  这种现象在全国也很普遍:当人们意识到古树特有的价值时,各种谋取私利的违法行为也在滋生,盗卖古树成了一条“生财之道”。当然,各地政府有关部门为保护古树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对古树进行分级挂牌保护,甚至还安装GPS定位和摄影装置,但笔者以为,政府的监管措施再详细,也不可能细化到24小时时刻有人监护,要想让古树真正得到保护,我们不妨学学印度的“抱树运动”。

  据了解,1973年印度喜马拉雅山区的妇女为了保护原始森林,以抱住大树的方式来阻拦砍伐行为,掀起了著名的“抱树运动”。最近,印度拉贾斯坦邦居民为了保护当地环境不被破坏,也重演了当年的一幕。值得欣慰的是,居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拉贾斯坦邦政府表示,他们将不会以任何方式改变当地的环境。

  笔者由衷地佩服这些村民,他们将良好的生态和自我的生活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将环保承诺变成村民的积极行动。只有更多的人将护树行为当成分内事,敢于、善于和那些变相卖树、毁树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形成“爱树光荣,毁树可耻”的社会文化,那些盗树的违法行为才会销声匿迹。

  遗憾的是,现在人们对于各种盗卖古树的行为除了痛心之外,很少有人“该出手时就出手”。之所以这样,只能说明很多人的环境意识仍然不够坚定,还存在一定的明哲保身思想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思维。

  印度的“抱树运动”为我们的惰性思维敲响了警钟。为了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积极爱树护树。

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