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行称中国必须平衡交通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关系
公益中国 old.pubchn.com 2009.2.5
菲律宾马尼拉 – (2009年2月4日讯) -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新近出版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快速展开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其经济取得成功的核心所在,但现在中国需要更重视发展具有环境可持续性的交通体系,以帮助其减少对石油的严重依赖。
这份题为《推进中国的环境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出版物提出了交通行业发展的蓝图,在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中国在交通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公路系统在26年间增加了近300%,民航旅客流量(按航行公里数)从1995年到2006年增长了两倍,铁路网自1980年以来扩容了45%。
但同时,中国也已成为世界上石油消耗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其中35%的石油消耗在公路运输上。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私家车耗油量也大幅上升。由于这种严重依赖石油的局面,交通行业持续推高了中国日益增多的二氧化碳及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交通行业在增加中国的二氧化碳及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起到了负面的作用。
亚行高级交通专家曼莫汉•帕卡什(Manmohan Parkash)表示:“在能源消耗上采用以往的惯用政策不再是中国或任何其它国家的可行选择了。”
该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创建一个综合性可持续交通系统的政策措施,以期鼓励减少燃料使用,降低空气污染,打造环境友好型公共交通,如铁路及水路交通。
在众多措施之中,包括建立一项着力于发展可持续交通的国家交通基金;加快实施征收燃油税,减少过度使用机动车辆;加大对铁路的投资及制度改革;设立发展内河航运的特别基金,开展提倡利用公共交通的活动。
该研究报告赞扬了中国政府已经采取政策措施减少污染,提高能源效率与能源节约,推进使用替代燃料,发展公共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但该报告也指出,可进一步加大力度落实正在开展的多项计划,而且需要制定一项综合性交通总体规划,在建设新基础设施时通盘考虑环境、社会及经济因素。
帕卡什先生表示:“一个正常运转、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对于保持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帮助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