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2月05日03:08 扬子晚报
南京的74岁老人陈凤楼从1997年开始剪辑扬子晚报上关于动物的所有报道,当年正是牛年。按他自己的话说,当时是为“检验一下自己的耐性”,却不料这一剪就是整整12年。今年牛年到来前夕,他花了一个月将这些剪报整理出来。据他测算,12年来如果以每年一斤剪报计算,他共剪辑了12斤小纸片,总数超过1.3万张。这个过程不仅验证了他自己“人生如跑,恒者为王”的座右铭,也加深了他对动物的了解,并认识到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重要。
每周六上午铁定剪报
陈凤楼是一位作家,自1950年起开始发表作品,迄今了《三个穿军装的少年》等3个长篇及两部小说散文集,近期将出版小说《古堡之恋》和《生命之舞》。此外,他还是南京的美食家,发掘撰写了“鸭味捆蹄”、“肉皮饺子”、“老藕汤”等民间“绝味”。诸多的爱好之外,陈老在过去的12年间,每周六上午都要剪报,最令他为难的是,在剪辑动物文章外,他原先还剪辑过“人与植物”的主题文章,但他喜欢的文章常常分布于报纸的两面,让他难以下剪。2003年,权衡良久后,他放弃已剪辑了8年的本报“植物”主题,一心剪辑动物文章。
摊开一摞摞成卷的剪报,记者发现,陈老的收藏真是包罗万象:“人鸟对话乐趣多”、“昆明的士贴上动物图案”、“某女星当海豚使者”、“南湖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