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力挽留珍稀的斑鳖?
2009-01-12
2009年01月12日   出处:新京报

长沙动物园的这只斑鳖新娘远嫁苏州,拉开了斑鳖繁殖实验的帷幕


  记者 刘铮

  2008年,一种长相并不那么可爱的动物突然进入国人的视野,这种动物叫斑鳖。这是世界上已知最罕见的动物,全球活体仅4只,两只在中国,两只在越南。 

  1873年,英国学者格雷(John Gray)第一次将斑鳖定为一个新种,后来这个种又被几次“重复”发现。而在很长时间里,国人一直把它和“鼋”混为一谈。1989年,美国科学家发表论文,认为应该恢复斑鳖独立物种的合法身份。 

  进入本世纪,北京动物园、上海动物园相继有两只曾经被认为是“鼋”的斑鳖去世。前年,苏州西园寺的斑鳖“方方”去世。到了去年,国内只剩下两只斑鳖:长沙动物园一只,苏州动物园一只。2007年,长沙动物园的80岁老鳖被认定为雌性斑鳖,年龄相当于人类的20多岁。这也是已知最后一只雌性斑鳖。科学家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开始考虑利用长沙的“鳖姑娘”和苏州的“鳖小伙”进行人工繁殖。这个实验项目除动物园方面和相关中国专家外,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WCS)和国际龟鳖生存联盟(TSA)也广泛深入地参与其中。 

  最初,科学家曾考虑采取人工受精的方法,但美国研究者曾经对一只大龟进行过电流刺激采精,结果不久后龟就死掉了。最终人工受精的方案被否定,科学家们决定采用自然交配的方法。经过一番争论,科学家们最终认为苏州动物园的环境条件比较好,所以决定让长沙“姑娘”到苏州去。 

  去年5月8日,长沙雌鳖和苏州雄鳖在苏州动物园池中相会。可以明显地看出雄鳖对异性很感兴趣,主动接触雌鳖,但一时搞不清楚是在示威还是在示好。相反雌鳖很紧张,人们观察到水下突然涌出的浪花,说明两者刚接触,雌鳖就跑掉了。次日,可以看到雌鳖晒背的时候,雄鳖在周围游来游去。第五天,它们就交配了。 

  雌鳖在长沙的时候每年都要产卵,最多的时候达七八十枚。到苏州不到一个月,雌鳖就产卵了,科学家们认为这次下的是受精卵。 

  不过,2008年10月6日,有外国媒体报道称,雌性斑鳖虽然在苏州动物园生下了100多枚卵,但是在预定的时间里没有孵化成功,这次繁殖实验被认定失败。而《南都周刊》随后也报道称,去年8月时研究者们就宣布,这次计划没有成功。原因是斑鳖产的卵壳过软,没能成功地从卵中孵出小鳖。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过去给斑鳖喂的都是纯肉,它缺少应从鱼虾中摄入的钙质,这才导致蛋壳过软。 

  不过,研究者们并没有放弃,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苏州动物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斑鳖正在冬眠,今年5月将再次进行繁殖实验。 

  【专家观点】应多关注“非明星动物” 

  斑鳖繁殖实验是第一次大规模的国内外拯救龟鳖类动物联合行动,我希望通过斑鳖繁殖实验,提高公众对“非明星动物”的关注。一般公众都对大熊猫这样的动物非常关注,然而斑鳖其实比大熊猫更珍贵得多。保护斑鳖的意义也非常重大。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数量稀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在生物链上处于顶级捕食动物的地位,它的灭绝对整个生态系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除了斑鳖,中国还有好几种濒临灭绝的龟鳖类动物,其中包括黄头闭壳龟,以及和斑鳖长得很像的鼋等等。 

  虽然斑鳖濒临灭绝,但这个物种的未来并非一片黑暗。因为斑鳖是一种高繁殖率的动物。在野外条件下,孵化率和幼龟死亡率都很高。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方法来提高孵化率和幼龟成活率。 

  2008年繁殖实验失败的原因并不确定:这两只动物已经有50多年没有跟异性接触了,精子和卵子的活力可能不够强;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食物搭配可能不够合理,孵化的方式可能不太正确。在动物繁殖这件事上,动物对于人来说是一个“黑箱”,我们很难知道中间的过程是什么,谁也不能打保票。 

  今年5月,斑鳖结束冬眠,开始进食之后,还将继续进行繁殖实验。如果“运气”好的话,斑鳖家族很可能会重新兴旺。 

  ———吕顺清(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协调员)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