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7 07:12:34 新华网
新华网杭州1月6日专电(记者 王淑芬、王婷婷、邹清丽) 岁末年初,人们在宴会聚餐之后,很少会想到残羹冷饭的去处。而不久前在宁波召开的全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现场交流暨研讨会上,一组数字触目惊心——
我国餐桌浪费惊人,每天产生巨量的餐厨垃圾。来自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的数字,北京市每天产生1200吨餐厨垃圾。清华大学环境系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及资源化研究所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6000万吨。
专家认为,营养丰富的餐厨垃圾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但由于目前尚未引起重视,处置方法不当,它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潜在危险源。
流向不明的餐厨垃圾危害性大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餐厨垃圾没有专门的管理规定。有些餐厨垃圾不加处理地喂猪,或被不法商贩回收提炼废弃油脂(地沟油),或与普通生活垃圾一起填埋。
而利用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喂猪容易导致疾病传播。清华大学环境系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及资源化研究所所长聂永丰指出,餐饮行业产生的餐厨垃圾可能含有多种病菌,未经处理直接饲养畜禽,会通过畜禽体内毒素、有害物质的积累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从而造成人畜之间的交叉传染,因此,这种食物链形式隐藏着巨大的病原体转移与扩散的危险。美国、加拿大、欧盟等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很多法律禁止用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直接喂猪。
专家透露,在一些中小城市,由于缺乏监管,餐馆与猪饲养户之间进行“门对门”的交换。即餐馆把餐厨垃圾交给饲养户,饲养户再把由餐厨垃圾喂养的猪提供给餐馆。这种“以物易物”的做法,躲过了流通检疫部门,造成“垃圾猪”直接流向百姓餐桌,为食品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有关专家指出, “地沟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等有毒物质,经过不法途径回到人们的餐桌,供人食用会造成慢性疾病的发生甚至致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农业部规划设计院能源环保所张玉华研究员指出,由于餐厨垃圾极易腐烂变质,会产生使人难以接受的不良感受,如刺激性气味。而餐饮行业产生的餐厨垃圾中剩菜汤、馊水含量很大,容易在收集、运输途中泄漏,影响城市环境。餐厨垃圾直接被填埋处理,会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虽然处置不当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餐厨垃圾也并非一无是处。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何炳光指出,餐厨垃圾具有废物与资源的双重特性,可以说是典型的“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据农业部有关专家测算,餐厨垃圾内含大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成分是油脂和蛋白质,可替代玉米、鱼粉、豆粕等加工成高能蛋白优质饲料,也是制取生物柴油的适合原料。
专家解释,按干物质含量计算,5000万吨餐厨垃圾相当于500万吨的优质饲料,内含的能量相当于每年1000万亩耕地的能量产出量,内含的蛋白质相当于每年2000万亩大豆的蛋白质产出量。也就是说,如果我国一年产出的餐厨垃圾全部得以利用,相当于节约了1000万亩耕地。
何炳光指出,面对我国耕地紧张、粮食短缺,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粮食饲料的现状,合理利用餐厨垃圾是增加资源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且,这种利用,符合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特点,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生动案例。
规范运作政府“唱主角”
近几年,一些国内大中型城市开始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尝试。经过几年探索,初步形成了宁波模式、上海模式、西宁模式等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模式。由于餐厨垃圾处置是一个涉及民生的公益项目,所以几种模式虽然具体运作方式不尽相同,但共同的特点都是以政府唱主角。
其中宁波市充分利用宁波开诚生态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政府出台《宁波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并且与2010家餐厨垃圾生产单位签订了收运合同,签约率为72%。垃圾处理及产品则由开诚公司市场化运作。在开诚公司记者看到,原本污秽恶臭的菜汤馊饭,经过分捡、压榨、烘干、发酵等工序,做成可喂养禽畜的微生物复合饲料原料,还提炼出了工业油脂,可以用来生产肥皂。 目前开诚公司通过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深层次发掘餐厨垃圾综合利用潜能,力争实现餐厨垃圾处理“零剩余”。据宁波市发改委副主任陶成波介绍,2006年以来,宁波累计收运餐厨垃圾7.7万吨,制成饲料原料5200吨,不饱和润滑剂1800余吨。
由于我国餐厨垃圾处理业刚刚起步,相应的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缺失,收集难,处理系统不健全,配套设施不规范,群众和社会各界普遍认识不足,餐厨垃圾产生单位自觉处理意识淡薄,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1月1日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立和完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这将加快餐厨垃圾规范管理利用的步伐。何炳光指出,要做好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必须政府主导、立法先行。
有关专家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包括及时出台配套法规,严格执法防止餐馆人员私自将餐厨垃圾卖给养猪户,制订和选择安全技术标准等。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