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日前,在广州市人民公园内发生了一幕“闹剧”。12名自称来自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类学生和组织者组成的团队,戴着牛、猴、熊猫、豹子的面具,读着树皮做的宣誓词,宣誓“退出人类籍”。随后,该团队演唱了“退人类籍主题歌”,表演了“退人类籍操”。
看到这样的消息,的确让人吓一跳。听说过要“改换国籍”,没听说过“退出人籍”。记得赵本山曾经演绎过“下蛋的公鸡”:当时这个鸡,心里特矛盾,一个公鸡,居然它要下蛋,不是它的活它要干。大公鸡怎么看?鸭子怎么看?跟它好过的小母鸡怎么看?有蛋不下又憋得慌,于是乎……。在博得观众掌声的同时,其实也在暗讽着时代的一些社会现状。上面一干师生“退出人籍”的宣誓,无疑也是想要做“下蛋的公鸡”,只不过他们不是“下蛋”,而是披着“艺术”和“保护动物”的外衣。以行为艺术的方式,戴上动物的各种面具,本身无可非议。只是,“退出人籍”,恐怕在吓坏人类的同时,也会吓坏动物。
近年来,在艺术的旗号之下,人们的道德底线受到一次次地挑衅。诸如“艳照门”、“裸照事件”,“愿意接受潜规则”、“公开宣称想和某某作家一夜情”等一系列关乎道德的主题充斥于每天的新闻,在刺激着我们眼球的同时,也在一次次麻醉着我们的道德。大众传媒的时代,或许,许多人就是希望通过这种“不断矮化道德、不断矮化人格”的方式,来博取眼球、获得关注。
我们不妨善意地猜想,或许这些宣称要“退出人籍”的师生,正是在某种程度上感觉到了这种道德的凄凉,所以才果敢地“要和人类做区隔”。只不过,他们是以“更加拙劣低俗、更为矮化道德和人格”的方式来“救赎”失落的道德。从他们高调地宣称要“顺应天理,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与公道,执行造化的暗示,正义地反对人类为所欲为的战争、掠夺与虚伪”来看,前述的猜想并不为过。只是,在这种“将恶心当搞笑”的艺术之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恰恰相反的效果。试问,对自己尚且不尊重,又何以能尊重道德?
大胆地问一句:不知道这些师生退出人籍之后,要加入哪个籍?这似乎是组织者没有声言的一个问题。或许,从他们的行为和装扮来看,“退出人籍”之后,他们要加入的是动物籍。在广州市人民公园做了宣誓之后,这一群“动物”又去当地的一家菜场“看望”了关在笼中贩卖的鸡和龟。虽然,他们一行频频发问,甚至问到了“汶川地震”和“金融危机”,只是不知道鸡们和龟们是不是对他们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回答”,也不知道它们是否同意将这些戴着面具、心怀名利的“动物们”看作是自己“同籍动物”。
恐怕,在获悉这些人要“退出人籍”之后,动物们也是不敢轻易将其“纳入籍中”,以免自己的“动物格”轻易地被践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