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发现“地球之肾”
2008-12-15

2008-12-10 13:22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衢州晚报12月10日讯 笔者昨日从开化县林业部门获悉,浙江林学院、浙江省林业堪察设计院和开化县林场联合组织的森林植被资源科学考察队,于11月中下旬在开化县林场齐溪分场海拔700多米的枫楼林区,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地球之肾”——面积约66000平方米的“高山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池,不仅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促淤造地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由于其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独特地位,湿地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肾”。

  这次发现的“高山湿地”现存面积初步测定为66000平方米,外围面积近60万平方米。对该湿地的保护将有助于周边环境的改善,它不仅可以增加可直接利用的水源,还能补充地下水,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效应,还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据悉,该湿地四周群山环抱,气候常年湿润,生长着银芽柳、野芹菜、菖蒲、野荸荠等典型的湿地植物,动物资源也极其丰富。湿地所在的枫楼景区是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这里峰峦叠障、谷狭坡陡、岩崖嶙峋;飞泉瀑布、潺潺溪流、云雾变幻;古木参天、山高林茂、珍禽异兽极多,且有宛若彩带的水库库面,自然风景资源丰富而优美。

  据省堪察专家分析,钱江源“高山湿地”空气非常清晰,大气中的负离子数达16000~18000个/㎝3。湿地的发现为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增添了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它涵养着浙江人民的母亲河——钱塘江,是钱江源下游众多水库的重要水源。

  该湿地既填补了浙西高山湿地的空白,又是目前浙西面积最大的高山湿地,现已引起省林业专家及有关人士的高度重视。(通讯员 乔卫阳 齐振松 施信)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