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谋求绿色第一
2008-12-13

[福建日报]    2008-12-13 10:17:00    

  “第3季度,武夷山空气质量为优……”每次看到省环保局通报的全省环境质量状况,武夷山市领导都十分欣慰。“如果拿不到全省第一,就是我们失职。”

  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武夷山市多年来一直紧戴源头责任的“紧箍咒”,保护着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该市的生态环境持续保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7.9%,绿化率达94%,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更高达96.3%,绿色率达98%。今年8月,全国环保系统首个温室气体监测站在武夷山设立,其任务就是为国家环境保护部提供最洁净空气的基准数据。

  这份沉甸甸的“绿色第一”,从何而来?

  租山保护,创新管理模式

  在小武夷风景区管理处主任胡华东的印象中,租山来经营、开发的事例很多,可租山来“保护”的还是闻所未闻,而这“贴本的买卖”就他赶上了。

  租山者,武夷山市政府;所租山名,小武夷,面积4391亩,辖武夷山市崇安街道城南村、城西村、新丰街道五里村。

  小武夷,地处武夷山市区周边,因其地貌特征与武夷山景区相似,而得此称谓。

  近年来,武夷岩茶持续俏销,小武夷的村民开始开山种茶。原先只栽种用材林的小武夷,种上了千余亩的茶园。这让不少市民着急不已。

  可山是村民的山,村民有权在自家山上种茶,何况小武夷并未纳入保护之列。

  一边是市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保护小武夷的高涨呼声,一边是农民生产发展的需要,矛盾一时难以解开。

  经成熟考虑,武夷山市作出了让双方一致称好的决定:建立小武夷风景区,归林业局管理,采取租山保护的形式,对小武夷“不惜血本”保护。从2007年1月开始,由政府出资、林业局出面与3个村订立30年的租赁合同,租金分三个阶段计算,每年每亩11.5元、13元、15元不等。仅租金一项,政府就要掏200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胡华东一边组织人员对整个小武夷茶山的亩数、户数、树木棵数、名称、岩体位置等一一登记造册,一边聘请了6位护林员,全天候巡查护山,不允许树少一棵、茶多一株。

  与此同时,市里除了投资80多万元在小武夷修路、建设施外,还种植了桂花、雪松、香樟等名贵树木。胡华东说:“以后每年,我们都会新植一些阔叶树种,来绿化美化景区。”

  经近2年的保护,小武夷景区内的生态环境逐渐转好。今年7月,小武夷被列为武夷山县级生态公益林,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

  建县级生态林,高高擎起“源头责任”

  自从武夷山市把大安陶观工区的22293亩山林划为县级生态公益林后,张福兴的压力更大了。

  张福兴是大安采育场场长,担负巡山、护林、监管生产等工作。

  大安采育场有黄莲坑、陶观两个工区,森林面积9.6万亩,其中,国家、省级生态林面积3.2万亩,是武夷山自来水的取水源西溪的主要水源涵养林。由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量采伐,西溪水量日益减少。近年来,为提高西溪流域的水源涵养能力,武夷山禁止采伐阔叶树,天然林指标使用数每年大幅递减,2007年只使用了1000立方米。今年,武夷山自加压力,又将陶观的2万多亩已成材的山林列为县级生态林,使大安采育场的生态林面积增至5万多亩。

  像陶观工区这样今年被列为县级生态林的,在武夷山有4处,面积5万多亩,其保护方式参照国家、省级生态林的标准。为此,武夷山市财政每年要为此支出保护补偿金100多万元。武夷山市计划用5年时间,建立20万亩县级生态公益林,进一步提高绿色标准。

  岚谷乡横源采育场小溪坪的19418亩林木也被列入县级生态林,而今年正是采伐的最好时间。不能砍伐,要减少收入七八百万元,此外还要投入几十万元进行保护,尽管有些不舍,武夷山市林业局局长杨佑生还是理解:“谁让我们是源头呢!是源头就要担起源头的责任。”

  据不完全统计,为保护除武夷山景区外的山林、水土,5年来,武夷山市已投入生态保护资金1.12亿元,到今年,武夷山的生态公益林面积增至136万亩。

  建养生基地,“紧箍咒”下的反推力

  武夷山市的目标是建设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为此,武夷山自戴“紧箍咒”,下达建立10个生态养生基地的任务,以此持续推动生态保护,使基地成为发展休闲度假养生游的生态基础。

  住在红河谷景区保护中队辖区的叶老汉,80岁高龄挑起担子仍健步如常。叶老汉生活的地方2000年之前叫四新伐木场,伐木场成立于1966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全省林业系统的一面旗帜,每年伐木量上万立方米,被称为“万米场”。

  四新伐木场位于景区上游,是九曲溪的源头,大量采伐给这里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武夷山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后,第一件事便是由政府出资将九曲溪上游的两个伐木场收购保护,并建休闲养生基地。目前景区已投入的保护资金达1000万元。

  经近10年的保护,这个生态环境被挤压殆尽的伐木场得到“重生”: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低1万个以上,最高达11.6万个。而一般情况下,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在700个以上就让人感到空气清新,8000以上能养身治病。省林业厅专家考察后,称其是“全省生态公益林保护的榜样”。

  原伐木场的老工人们见证了从“全省伐木系统的旗帜”到“全省生态公益林保护的榜样”的变化,几十位退休工人都像叶老汉一样,不愿离开这里。

  正是看中红河谷良好的生态环境,武汉三特公司于2003年进驻,聘请世界著名规划设计公司规划设计养生基地,到今年8月,已投入3000多万元。目前,红河谷养生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每年到此进行养生休闲的游客有3000多人。

  此外,武夷山还建立了圣旨山、大安源、桃源峪、陶观峡谷、小溪坪、国家森林公园等10处养生基地,面积近300平方公里。

来源:中国福建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