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9日09时29分 安庆新闻网
望江武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达102.5平方公里,被专家誉为“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每年自11月份开始,武昌湖就陆续有天鹅、东方白鹳、白琵鹤、野鸭等数万只禽类在此栖息越冬。然而,记者前往武昌湖调查发现,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宾”却是剧毒农药,很多珍禽因此而毙命。记者在暗访的过程中得知,武昌湖每天有20多只国家二级、省一级保护动物野鸭成了“盘中餐”。
【举报】自然保护区遭遇投毒?
11月27日9时许,记者从望江县赛口乡红旗村滨临武昌湖的东风村民组乘船下湖,希望能够拍摄到候鸟的照片。偌大湖面长满一种名为菰的挺水植物。坐在船上,记者一直紧张地注视着远处的湖面,随时准备拍摄受惊起飞的水鸟。但船行了两个多小时,湖面还是宁静得让人失望,七、八里水路下来,记者没有看到一只水鸟,大雁、野鸭更是不见踪影。
看到记者开始焦急起来,撑船的村民张师傅告诉记者,看不到这些应属正常,大雁、野鸭刚刚往这里迁徙,数量还不是很多。但当地最为常见的水鸡应该能够见到的。但为什么水鸡也看不到了呢?“都被毒死了。”张师傅说,“大水鸡毒死后被拿走了,小水鸡都丢在水里。”正说着,张师傅掉转船头,将船泊在一处菰草丛边,顺着他的指点,一只已经死去的水鸡赫然出现在记者眼前。记者询问每年被毒死的水鸡大约有多少,“大约有好几千只。”张师傅的回答让记者感到诧异。
【探寻】时常有天鹅毙命武昌湖
记者于是就和张师傅一起寻找死亡的水鸡,不长时间,又有5只水鸡、一只野鸭(国家二级、省一级保护动物)在菰草丛中被发现。
继续搜寻时,张师傅突然又把船停下来:“那里有药。”只见在一片露出水面的菰草根上,覆盖着一层暗红色的碎土状粉末。“这就是用来毒鸟的30%敌克颗粒剂,一路都有。可能就是昨晚或今天早上下的。”记者仔细观察,果然看到沿路的菰草上每相隔不远就会出现这样的粉末,在一处草丛中,张师傅还捞出了几只浸泡在水中的30%敌克颗粒剂包装袋,还有一只装满鸟毛的塑料袋。张师傅告诉记者,毒鸟的人主要是附近一个村庄的,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他们一般傍晚下毒,第二天天不亮来拣。有时他在湖里时,也能拣到几只水鸡、野鸭、大雁,甚至还有天鹅。
在武昌湖里发现农药和毒死的水鸡后,记者立即将此情况向当地相关部门进行了汇报。望江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日前望江已破获一起毒死省级保护动物野鸭的非法狩猎案件。
【暗访】一天有20余只野鸭被偷猎
武昌湖大量的栖息候鸟被毒杀后,它们流向了何处?
11月27日清晨,望江县雷池大市场,一家以经营各种野味的商铺门前人头攒动,斑鸠、野鸡、野兔竟公然被放置在案板上叫卖。记者佯问有无野鸭出售时,一工作人员小声地说:“最近市场上查得很严,野鸭之类的商铺里暂时没有上货,如果需要,可提前预约,而且都是死的。”记者问是否被毒死的,该工作人员愤怒地看了记者一眼后不予理睬。
后在知情人的帮助下,赛口乡一贩卖野味的村民主动联系上记者。记者以野味客商的身份告诉该村民,老板在合肥开了一家饭店,准备以各种野味为主打品牌,需求量很大,他能提供多少老板就收购多少。他告诉记者,最近打击武昌湖偷猎者的力度很大,附近村民都不敢大规模地狩猎,但一天肯定可以保证供应野鸭20余只。该村民说,如果偷猎者“运气”好,有时还能够搞到大雁、天鹅之类的。
当记者问到能否与偷猎者直接联系时,遭到该村民的拒绝。
相关链接湿地保护面临多重“瓶颈”
安庆市拥有湿地总面积约13.3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8.7%,其中沿江湿地达12.06万公顷,占全省湿地面积的30%以上,位居全省之首。
“在武昌湖设有两个监测巡护站,每天都有专人巡逻看护。”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但是,要管理好这偌大的湖面,这两个监测巡护站明显力不从心。
记者了解到,安庆市湿地保护还面临行业条块分割局面:水产开发归水产渔政,湿地保护归农林部门,各部门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有所不同。此外,水产养殖结构不合理、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江湖隔绝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也对安庆湿地保护构成很大威胁。“据了解,我市湿地保护区通过了国家林业局项目评审,有望成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有这样的基础,我们决不能再走太湖、巢湖那样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我市林业部门一工作人员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 (卢向波)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