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漫笔:环保的根往深处扎
022net.com 2008-11-29 15:38:07
简要内容:如今,农村环境保护该不该抓,已经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如何抓。30年前,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那时农村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凸显,今天,农村的改革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环境问题却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
如今,农村环境保护该不该抓,已经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如何抓。
到农村走走,基层干部呼吁最多的是希望“环保的根往深处扎”。换句话说,环境保护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又比较复杂,抓农村的环境保护,最好是有一支专门的队伍扎根到农村,活跃在乡间,充分履行职能,全方位参与农村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在基层干部心目中,一支队伍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看两条,一是有没有阵地,二是有没有职权。有阵地,简言之就是名正言顺,无论建立一支什么队伍,建在哪里,总得发个文件,有个屋子,挂个牌子,让老百姓看得见、找得着。有职权,并不是说一上来就要权、争权,而是必须明确职能,规范管理。至于能不能迅速打开局面,既显示环境执法的权威,又得到干部和群众的认可,那得靠努力工作,也就是有为才能有位。概括起来就是“组织机构有牌子,乡镇排名有位子,干什么吆喝什么,做事情像模像样,抓到手里好使,一声号令就动,这样的队伍才管用。”建立农村环保队伍也应该是这样。
环保的根如何往深处扎,近年来各地均有一些探索。一种是像江苏东海县那样由县环保局按乡镇分片建立若干环境保护分局,类似的如浙江有39个县级环保局在乡镇建立了136个环保派出机构;另一种是设立人、财、物由所在乡镇管理,业务上接受县环保局指导的乡镇环保所。从实践效果来看,两种办法各有千秋。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这些地方都敢想敢干,从实际出发尝试抓农村环保的有效办法,体现了改革的精神。
30年前,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那时农村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凸显,今天,农村的改革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环境问题却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要翻这道坎,只能靠改革。各地探索“环保的根往深处扎”的鲜活经验,值得好好总结。(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