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清原马鹿正在消失?
2008-11-27
 2008年11月27日 09:11:22  来源:华商晨报

    新闻提示

    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饲养马鹿已有36年的历史。

    2002年12月,清原的马鹿经国家畜禽动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畜禽动物新品种,正式命名为“清原马鹿”。清原成了名副其实的“马鹿之乡”。

    曾经,全县养鹿人超过500户,马鹿数量达到1万多头。然而从2004年开始,随着鹿茸市场的持续低迷,一些马鹿养殖户开始“挑鹿”———杀掉马鹿,毁了鹿圏。今年夏天以来,“挑鹿”达到了最高峰……

    赔了本的鹿农砸鹿圈

    鹿茸价格一跌再跌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

    现市售品种类规格较多,按鹿的品种,分为花鹿茸和马鹿茸两种;按采收方法不同又分为砍茸与锯茸两种;按枝叉多少及老嫩不同,又可分为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等多种。

    清原马鹿正经历着36年来最寒冷的冬天———全县马鹿数量从4年前的1万多头降到了如今的3000头左右,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马鹿之乡如今的窘境?

    记者近日赶到清原,深入探访了此事。

    痛苦的抉择

    鹿茸从1000元跌到140元,卖不卖?

    10月末,清原县大孤家镇泉眼头村。

    一位鹿农的鹿场里,整根的鹿茸堆积在冷库中,如同一座小山。鹿农拿出一根约一米长的鹿茸无奈地说:“这么好的东西,就是没人来收,我们干着急!”

    按照惯例,往年的这个时候应该是收购商开着车挨家收鹿茸的时节。

    但今年,“往年的大户(收购商)一个也没来,有时候会来几个小户收茸,但那个价格,唉……”

    公马鹿每年开春的时候长茸,大约80天后就到了收获的季节。如果鹿茸割得早,鹿茸还没有长成,而如果再晚几天,鹿茸就会慢慢地长成鹿角,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鹿茸的高质量与高产,代表着财富。为了自家的鹿茸长得好,鹿农们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每天喂四遍精饲料,而且还要精心地照料长茸期的马鹿。

    每年6月份左右是割鹿茸的时候。鹿农们先把马鹿麻醉,然后将鹿茸切割下来,最后在切割处上药止血。鲜鹿茸内有血,如果血流失了,也就代表着切割下来的鹿茸不值钱了。鹿农们这个时候都会把鹿茸冷冻起来,等候着买家挨家来收购。

    “价最高时,鲜鹿茸1000元一斤,现在才140元。而且还有下降的趋势……”鹿农说,如果按照这个价格,不仅代表着一年白干,而且还要赔钱。卖不卖鹿茸,现在成了鹿农们的一块心病。

    残酷的现实

    饲养三头鹿,从盈利3.6万变倒赔4000元

    钱兴斌,清原县林业局研究员、清原鹿业协会会长。多年与马鹿打交道的他,见证了清原马鹿从高峰走到低谷的过程。

    清原饲养马鹿已经有36年的历史。1972年,当时的清原供销合作社从新疆引进了50多头天山马鹿。

    饲养10多年后,落户在清原的马鹿因为产茸高、质量好,名气逐渐变大。饲养马鹿的范围,也从当初的国有林场、参茸场等扩展到个人饲养。

    好的马鹿产茸量在四五十斤,一般的也能产20多斤鹿茸。就是因为这些,一些鹿农看到养鹿赚钱,纷纷加入到饲养马鹿的队伍中。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从2004年开始,鹿茸市场不断走了下坡路,今年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谷。

    鹿茸市场不景气的同时,鹿农们还面临着一个残酷的现实———饲养成本直线上升。

    以鹿农饲养一头公鹿和两头母鹿为例,钱兴斌为记者算了一笔账。

    一头公鹿按产20斤鹿茸算,如果鹿茸市场好,鲜鹿茸达到每斤1000元,那么鹿茸的收入为2万元。两头母鹿各下一头小鹿,获2万元收入。而三头鹿的饲养成本仅是4000元。这样下来,养三头鹿的实际收入是36000元。

    而按照目前的情况,公鹿产的20斤鹿茸只能卖到3000元左右,两头小鹿目前行情是每头300左右。

    同时,饲养成本也在直线上涨,豆饼等饲料价格几乎翻番,三头鹿的饲养成本在76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饲养三头鹿后,鹿农将亏损4000元。

    正是因为这样的反差,让以鹿养鹿的鹿农们再也承受不起。饲养数量大的大户鹿农在坚持,小户则做出了选择“挑鹿”———杀掉马鹿。

    鹿农陈文生,2004年看别人都养鹿才花大价钱买了几头马鹿,当时母鹿每头的价格都在万元以上。

    今年他将家里所有的马鹿都卖掉,当初花10050元买的那头母鹿竟然只卖了700元。

    “以后,说什么我也不养了。”和他有一样想法的鹿农们不占少数,有的鹿农家鹿圈早已荒废,或者另作他用。

    住在北三家乡黑石木村的鹿农孟祥利,早已经将家里的马鹿卖光。提到卖鹿那时的情景,她的眼中含着泪水。

    “和鹿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也就对鹿有感情了。卖鹿的时候,我是哭着卖的,现在想起卖鹿的事,我心里还有一个大疙瘩。以后,就算鹿茸市场再好,我也不想再养了。”她说。

    而那些大户鹿农的日子也不好过。

    黑石木村的养鹿大户王英林告诉记者,他家的鹿从100多头直线下降到现在的40多头。“剩下的鹿,都是好鹿,实在舍不得。但如果鹿茸市场再不好,我也只能靠杀鹿来维持。杀几头鹿卖了钱买饲料,其他鹿就有吃的了,要不然真的喂不起了。以前是一天喂4遍,现在,喂两遍就不错了。”王英林说。

    记者联系到了清原县几户养鹿量在100、200头的大户,他们都表示目前正遭遇最困难的时刻。

    赚钱的“杀手”

    鹿农开始杀鹿,马鹿“杀手”成为新的职业

    与多数大户稍微不同的是,鹿农王刚(化名)家因为搞点鹿产品加工,情况稍好一些,但目前依然仅仅是在维持。

    鹿场内的一个棚子里放着一大堆带血的马鹿骨头,还有一头刚被杀死的小鹿。

    “现在熟练了,杀鹿、剔肉,再把鹿肉分类等,全套下来只需要40分钟。”鹿场的主人是王刚,帮别人杀鹿只能算是他的副业。

    对于是养鹿大户的他来说,即使是帮别人杀那些曾给乡亲们带来巨大收益的马鹿,心里同样舍不得,但更多的却是理解和无奈。

    随着鹿农们杀鹿情况的不断升温,在清原当地还产生了一个新的职业———“杀手”。

    所谓“杀手”,就是有人雇他们来杀鹿,将鹿杀死后还要将鹿肉剔出来,并分类放好,同时将鹿鞭等高价值的部位完整地切割下来。

    记者联系到了一位“杀手”,对于杀鹿的事,他只是说,“没啥说的,具体杀多少也不记得了。”

    鹿农们介绍,有的时候,几个“杀手”一天能杀一货车的鹿。而每位“杀手”杀完一只鹿,酬劳是40元钱。

    “那些人(‘杀手’)靠杀鹿确实赚了不少钱!”在鹿农们看来,“杀手”们不但不像鹿农一样赔钱,反而利用现在的形势赚了钱。

    鹿农的一些说法,也得到了钱兴斌的证实。

    对于杀鹿的情况,作为清原鹿业协会的会长,钱兴斌考虑得则更深远一些。

    因为没有具体统计,钱兴斌根据平日掌握的情况,做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估测,“全县的鹿,也就剩下3000头左右,其他的都杀了,尤其是今年杀得最多,也最凶!”

    钱兴斌担忧的是,如果鹿茸市场持续低迷,一旦那些坚守的鹿农们丧失信心,那么清原马鹿这个品牌将彻底消失。

    “以前我们去国外参加鹿业会议时候,有的老外不懂汉语,但只要我们说‘清原马鹿’四个字,老外们都点头。如果清原马鹿消失,对我们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损失。”钱兴斌遗憾地说。

    鹿茸的出路

    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成为发展新方向

    为了应对鹿茸市场的不景气,清原曾想通过鹿产品深加工来解决鹿茸销售问题,并建成一家鹿茸产品深加工企业,通过GMP认证并投产,年加工鹿茸20吨,生产胶囊1.5亿粒。

    钱兴斌遗憾地说,作为清原惟一的一家深加工企业,目前因为种种原因经营不善,并没有达到解决鹿茸销售的问题。

    魏海军,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专家、中国特产学会鹿专业委员会主任。他说,“鹿茸市场低迷是全国性的,不仅清原马鹿这样,全国的鹿业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对于市场低迷的原因,魏海军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国外鹿产品竞争日益激烈,国外低价鹿茸冲击市场。

    新西兰有3800多家养鹿场,养鹿170多万只的规模,已经占世界家养鹿数量的一半左右。而此前鹿茸价格高涨,刺激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养鹿业的发展和规模扩张。

    同时,产量更多、价格更低的的欧洲驯鹿茸、北美驯鹿茸和黇鹿茸充斥我国的鹿茸市场。

    二是经济大环境影响。人民币对韩元的大幅度升值不利于我国鹿产品出口,而美元和新西兰元的贬值,进一步恶化了鹿茸市场。而国内饲料和人工费增长幅度较大,增加了养殖成本。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韩国市场不景气,是导致2008年马鹿茸价格低迷的主要原因。

    三是国内养殖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改制后,鹿场规模变小,饲养管理不科学不规范,同时良种率仅为80%,很低。前些年普遍存在见母就留种、种公鹿标准下降,所繁殖的后代产茸性能很低。

    四是国内外市场开发不足。

    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我们不注意品牌培养和维护,使得中国产鹿茸在国外市场由以前的80%份额降低到不足20%。

    另外,鹿业市场不规范、鹿产业投入不足、没有建立全国鹿业协会等也是造成我国鹿业市场低迷的原因。

    针对目前鹿茸市场低迷情况,魏海军表示,这正是鹿业反省自身,重新振兴的机会,也是鹿业大洗牌的机会。

    而对于未来鹿业的发展,魏海军认为目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变。

    鹿产品的深加工一定要做大做强。对鹿茸来说,不仅销售传统的整枝或切片鹿茸,还要开发适应新市场的健康食品、运动补品和宠物添加剂等新产品。

    未来的竞争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要建立一系列鹿产品的质量标准,明确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鹿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同时,对鹿茸的宣传要加大。“现在很多人知道鹿茸好,但认为鹿茸是奢侈品,吃不起。其实鹿茸现在并没有那么贵,如果一家三口人都吃鹿茸,那么一季的花费也就是几百元。”魏海军说。    

    近年来,国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或将陆续出台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

    “市场不可能永远都这么低迷,也许再过几年,随着我国鹿业的发展,鹿茸市场会往好的方面发展。我对未来的中国鹿业市场还是很有信心的。”魏海军最后说。

    (记者 姚琦东)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