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县林业局的投食员给白天鹅喂食
本报记者胡增春摄
汲取外地为保护天鹅反而将其赶走的经验教训
“少开发,多保护,保持原生态这是平陆保护天鹅最基本的一项原则。”11月24日,平陆县林业局局长焦学亮受县长任秀红委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要汲取外地为了保护天鹅反而赶走天鹅的经验教训,让平陆真正成为天鹅越冬时永远的家。”
设想开发科学是第一要义
近两年来,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平陆县,政府为了保护并留住天鹅,每年都要从紧张的财政中拨出10万元左右的专款。但是,迄今为止,天鹅还没有给平陆带来一分钱的可见效益。在保护与利用之间,平陆县的相关部门可谓抉择得异常谨慎。没有十足的把握,现存的环境便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河南省三门峡市和我省芮城县的圣天湖都有着相同的尴尬,政府进行投资,对天鹅栖息地周围进行了美化、硬化、绿化,看上去的确比以前漂亮了许多,可天鹅却并不领情地飞走了。而在平陆三湾,这片至今烂泥没脚、杂草丛生的土地上,今年越冬的天鹅不仅来得早,比往年早来了20天左右;而且来得多,目前已经超过了3000只,是去年同期的3倍。“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平陆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摸清了天鹅的习性,所以他们也就有了这样一个设想:申请建立黄河湿地公园,适度开发休闲、观光旅游项目。“鼓励附近的村民在滩地上种庄稼,让天鹅有吃的,但是禁止种植高作物,以免影响天鹅的起飞着陆;在湖中建立一道滚水坝,可以在丰水和枯水季自动调节湖域面积及湖水深浅,以供天鹅有足够的地域栖息。但又不能让湖水太深,以致引起水温下降,使天鹅离开……尽量减少人为的痕迹,这是我们一再强调的原则。”焦学亮说。
体察苦心白天鹅越发亲近人
“原来天鹅见人就躲,跑得远远的,现在却放心地在离人10-20米远处的水域嬉戏。”来自河南省三门峡的一位摄影师说。天鹅在逐渐和人们减少距离,增加接触。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去年在湖面结冰以后,平陆县林业局安排的两名投食员甚至可以引得天鹅聚集在脚下抢食吃:“就像围着母鸡转的小鸡一样。”而这都是在天鹅感受到人们苦心之后的结果。
在平陆县,因为财政紧张,申报审批费用历来艰难,但是用于保护白天鹅的费用却很容易就给批了下来。由于前段时间忙于植树造林,焦学亮至今还没有打好为天鹅投食备粮的申请报告。“不忙,肯定一报就批。”焦局长胸有成竹地说。实际上,今年平陆已经在保护天鹅的事情上花了不少钱:“我们埋设了210个界桩,上面都附有保护天鹅的标语,在天鹅湖周围的荒山上植树110亩,每亩造价500元……”“别人千里万里地来平陆,就是为了看看天鹅。我们每天能看见,还不觉得美?”三湾人现在都认为天鹅选择自己住的地方栖息是种福分,他们都自愿加入到保护天鹅的行动中。湿地公园建成后,周边村庄将开设“农家乐”,老百姓也可以真正受益。他们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一幅人与天鹅和谐共处的美妙画图即将成为现实。
本报记者 胡增春 特约记者 杨云锋
来源: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