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石井河两岸的人家开始淘米煮饭,生活污水是这条远近闻名臭河涌的主要污染来源之一。
石井河边一只死鸡和塑料饭盒躺在一起。附近居民抱怨河里什么东西都有。
没有透析的污水(左),和透析净化过的水可谓泾渭分明。
一名男子盯着黝黑发臭的河水发呆,常年生活在此的人们说自己的嗅觉已经严重迟钝了。
我们终于盼来广州市政府下决心根治水污染问题了,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值得高兴的事,更是值得关注的事。
广州市民多年来一直受到河涌污染之苦。近30年来,广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令人惊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发展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这一惨重代价的。许多河涌里流淌着颜色各异的污水,散发着恶臭味,只要走近百米就让人呼吸困难。
说到河涌污染的理由,我们总会抬出对资源的过度开发、无良企业工厂产生的副作用、僵化的环境治理思想和体制等理由,其实,市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才是最关键的一环。想想看,当今广州黑臭的河涌,难道只是工业污染造成的吗?其中部分应该是生活污染。那些最先往河涌排工业污水的人,那些往河涌倒生活垃圾的人,可能就是跟我们很近的那些亲朋好友和邻居,可能有你也有我,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民众,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入这个队伍的民众越来越壮大,最终导致现在河涌的现状。
所以民众既是河涌污染伤害的承受者,又是河涌污染的制造者。但行政的力量在这里不可能起太大作用,市民环保意识的苏醒和提高才是根本。如果广大市民都对整治水污染置身事外,政府也是“孤掌难鸣”,整治目标有可能落空。难以想象,在一个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会居住着一群高素质的人群,反之亦然。市民环保意识的苏醒和提高,集中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及公民的责任意识。
与其徒然羡慕国外蓝天碧水的优美居住环境,不如从自身小事做起,爱护身边的环境。积极参与整治和清洁河涌的力所能及的工作,只有在广州的水环境质量有一个根本好转的前提下,“到河涌游泳”才不会成为幽默。(编者)
本版摄影(署名除外):王亮
来源:南方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