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辽阔而贫瘠的土地上,生命的美丽和残酷同时呈现在我们眼前:藏羚羊简单而纯粹地活着,而另一群人则出于某种“理想”长期持久地破坏着它们朴素的平衡。
“沙图什”是波斯语,意为“羊毛之王”,喻意是王者使用的毛织品,又译为“皇帝披肩”。几个世纪以来,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有把 “沙图什”作为上等装饰品和收藏品的传统。后来该饰物流传到欧美,同样受欧美上流社会的青睐。近年来,“沙图什”披肩逐渐成为欧美市场的时尚,有钱人以拥有一条“沙图什”为荣。“沙图什”往往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最高售价可达4万美元一条,比相同重量的黄金还贵。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使长期以来以手工编织为主的“沙图什”工业,在80年代末升级到了机器生产,生产规模变大,对原料的需求也大增,于是威胁藏羚羊的“黑手”就从国际上伸到了中国藏北高原。市场需求的增加使羊绒价格急剧上升,1996年每公斤生绒价格曾达到1715美元/公斤,当时在拉萨一张羊皮的价格在300元~400元不等。暴利的驱使使藏羚羊从九十年代初开始遭遇疯狂盗猎,大批武装盗猎分子进入藏北高原藏羚羊地栖息地,猎杀藏羚羊,取皮弃尸,再将羊皮运至拉萨取绒,生绒再经尼泊尔走私至克什米尔制作披肩,再经印度贩卖到欧美各地,藏羚羊的悲剧开始了。
因为冬季藏羚羊的羊绒较厚,使得冬季通常是盗猎活动最猖獗的季节,但是,随着藏羚羊数量的急剧减少,冬季藏羚羊分布又相对分散,给偷猎者带来了困难,于是盗猎分子又将目光转移到产羔地,因为夏季藏羚羊产羔时有集群迁徙到统一地点的习性,怀胎母羊奔跑慢,盗猎者容易得手,屠杀集群产羔的母羊,给藏羚羊种群的繁衍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如今藏羚羊总数已降至 5 万余只,而且每年以 2 万只的数量减少反盗猎行动仅仅停留在收缴皮张的水平上无法解决藏羚羊仍被猎杀的现实问题
一次作案少则猎杀几百头,多则上千头藏羚羊
人们仅仅用了它的部分皮毛,却把它的身体全部扔掉
被盗猎者残杀的藏羚羊头骨。
剥皮后的藏羚羊尸体被掩埋以消灭罪证
剥皮后的藏羚羊尸体被掩埋以消灭罪证
为保护藏羚羊,打击盗猎者,中国政府多次在西宁、格尔木公开销毁收缴的藏羚羊皮
盗猎者将藏羚羊妈妈猎杀并割取羊皮和羊角,小羊卧在妈妈身边,直至饿死
被猎杀的藏羚羊尸体
被可可西里管理局主力巡山队抓获的盗猎分子和他们的盗猎工具。
盗猎分子猎杀的藏羚羊大多是即将分娩的母藏羚,如果加上腹中的幼羚,至少有上千只藏羚羊惨遭猎杀。
哈姆雷特说,生存或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但当人类的足迹正渗透到这个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藏羚羊也正陷入人类制造的命运之中。被保护或是被屠杀,这却是它们无法选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