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部门介入 中国环保清理门户
2008-11-15


监察部门介入 中国环保清理门户 

jrj.com    2008年11月15日 15:03     中国经营报


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原秘书长王磐璞。


  作者:周丽敏

  一场反腐风暴正在国家环境保护部(以下简称环境部)刮起。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在中纪委等监察部门的介入下,曾四次刮起“环保风暴”的环境部正经历一次“反腐风暴”。

  据公开的信息显示,在中纪委入驻后,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国家环境部直属单位,以下简称“环促会”)原秘书长兼法定代表人王磐璞被“双规”审查,业内人士分析,这只是国家环境部“反腐”风暴的开始。

  监察部门介入

  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国家高级检察院和监察部这些年一直在关注环保系统行政执法中的腐败现象。

  “一份举报环保系统某官员的材料,得到了中纪委的高度重视,奥运会开幕前,相关部门即对环保系统出现的腐败问题进行调查。”消息人士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此后,直属环境部的环促会秘书长兼法定代表人王磐璞即被“双规”审查。王磐璞此次被查,主要指向环促会的财务问题,即该协会设账外“小金库”,并依托国家职能部门的环境测评工作收取企业赞助。据悉,此案由中央纪委督办,北京市纪检部门直接立案侦查。

  环促会是中国环境文化领域唯一的国家一级社团,于1992年在民政部注册成立,以“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环境文化”为宗旨。2003年7月,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党组决定将环促会升格为该局直属单位。

  据官方网站资料,环促会的章程显示,秘书处设会长、秘书长各一名,其中秘书长王磐璞同时为该会的法定代表人,会长则由环境部副部长潘岳兼任。

  王磐璞2006年起担任环促会秘书长兼法定代表人,据接触他的人说,王个性张扬,平时爱好诗歌创作。

  在王磐璞之前,前国家环保总局人事司司长李建新(正厅级)也被立案侦查。经查,2005年至2007年,李建新在担任国家环保总局人事司司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为他人工作调动、毕业分配、转业安置以及环评审批等事项中谋取利益,收受贿赂共计40余万元。

  11月12日,本报记者拨通了国家环境部宣教司的电话,咨询近年来环保反腐的案例,以及最近的反腐举措,但该司工作人员拒绝回答记者任何有关“反腐”的问题。

  “清水衙门”的腐败路径

  一向以“清水衙门”示人的环保系统是如何滋生出腐败的呢?

  “环保系统的腐败主要有两个路径,一个是通过环评,一个是通过环保设备的采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方环保局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通过环评的腐败主要表现两方面,一个是环保部门项目审批人员收受环评业务承揽单位的贿赂;第二个是在项目审批过程中收受建设单位的贿赂。”中央党校研究资深反腐专家林吉吉对本报记者说。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涉及污染的企业开办、合并、扩建、转让等,均需经环保部门的审批。而审批前,则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此即众所周知的“环评”。

  “在项目的建设上,环境部有一票否决权,如果环评通不过,这个项目别想开工,而为企业做环境评价的单位,都和环保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上述环保局人士说。

  “我们在申报国家发改委的示范工程时,从立项申报到批复验收,都需要认真对待环保部门,我们用的环评单位都是环保部门指定的,否则可能在开评审会时不能通过,而开评审会时,也要给参加评审的专家尤其是一些官员一定的评审费。这都成了潜规则。”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制药企业项目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而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投入的增加,要求企业必须安装排污设备,在线检测设备成了环保部门当仁不让的要务,瞬时间,环保部门成了环保设备厂家的“香饽饽”。

  “我们是靠环保部门吃饭的,基本上不和企业打交道,我们的设备卖多少,能否入围,主要是看环保部门的意思。” 一位从事多年环保设备生意的李先生对本报记者半开玩笑地说。

  记者了解到,环保设备一般采用政府采购方式,一些做脱硫设备,检测TOC、COD等在线检测设备的厂家,在某个区域销售时,第一关先过当地环保部门的“入围”招标,而当地的排污企业必须安装地方环保局指定的“入围”设备。

  “如果要在某个地市销售设备的话,第一关先去找当地环保局的监察队,通过监察队来了解今年的市场计划和企业信息;第二关再找环保局的产业协会,它负责各厂家产品的入围,这很关键,如果入不了围,就不能在这个地方销售。一个区域的排污企业必须安装当地环保局招标入围的环保设备。”李先生介绍, “搞定”负责入围的主管部门才能打开敲门砖,一般这个环节是重点“公关”的对象。他介绍,所谓的“入围”是指从产品质量、技术参数等评比的产品入围,一般通过招标方式,但因为各环保设备厂家的产品不分伯仲,竞争激烈,所以这些厂家只能把功夫用在对环保部门的公关上,看谁和环保部门的关系“硬”。

  “有些产业协会下面还设有环保公司,这个公司实际上是垄断性质的销售商,各设备厂家入围后的产品先低价卖给这个公司,这个公司再统一卖给排污企业。”上述地方环保局人士对记者说。

周生贤呼吁“干净”治部

  针对环保系统出现的腐败问题,11月2日,环境部部长周生贤发表了题为《论从严治部从我做起》的论文,文章除了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心得外,还重点对“着力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做了详细论述。

  周生贤指出,随着环保地位提升、权力加大、资金增多,环保系统廉政风险必然增大,反腐倡廉建设任务更加艰巨。

  10月24日,国家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部机关“三定”实施方案》。在“三定”方案中,对环境保护部新的职责描述是:拟订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政策和标准,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监督管理环境污染防治,协调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等。显然,按照新“三定”方案,环境部的主要职责将由原来的执法监督,逐步转变为综合管理与执法监督并重。

  “这份方案的实施扩充了环保系统的权利,增加了环保的话语权。”分析人士说。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刘莘则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了环保官员落马的现象。“趋利避害、实现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性,环保部门的审批之所以会成为寻租渠道,也是官员出于经济上的考量,是否应该减少不必要的许可和审批?”

         根据官方网站资料,促进会的章程显示,秘书处设会长、秘书长各一名,副会长12名,副秘书长两名。其中秘书长王磐璞同时为该会的法定代表人。截至目前,该促进会共发展理事638人,其中常务理事192人,团体会员单位186个,会员总数达50000多人。
  王磐璞笔名乔实,早年曾长期从事媒体工作。1982年1月,王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华侨广播部任播音员、编辑;1992年6月,升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信息报社》副社长;1993年11月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现代企业导刊》杂志常务副主编;1996年5月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报副总编辑;1997年5月任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科研所副所长;1999年至2000年,《中国资产新闻》报变更为《中国产经新闻》报,王出任副总编辑。
  2003年7月,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升格为环保总局直属单位时,王磐璞出任该会副秘书长,并于2006年升任秘书长兼法定代表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