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03 15:43) 来源:兰州晚报
戏水的赤麻鸭
成群的岩羊
新华网甘肃频道11月3日消息,深秋,肃北草原牧草披金,群山挂银。10月31日,记者在肃北县盐池湾小道尔吉,看见一群群赤麻鸭凌空掠起,一对对丹顶鹤、黑颈鹤迎风起舞;在奎腾郭勒、野马河一带,草甸上成群的野驴在奔跑,云雾缭绕的山腰,吃草的藏原羚若隐若现,缓缓移动的岩羊似住仙境。这里的牧人风趣地说,这些年,草原禁采沙金,环境好了,野生动物也多了。
独特环境 野生动物的乐园
肃北县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南北两侧,面积6.67万平方公里,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县,境内宽广的地域,冰川、高山、河谷、戈壁等多样的地形地貌,稀少的人口分布,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这里也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区域。仅南山地区就分布着植物278种,脊椎动物135种,占甘肃省物种总数的17%。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0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5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目录的2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25种。
近年来,肃北县为了保护境内生物多样性,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采取多项措施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自然生态平衡:县域内全面禁止沙金开采,全县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2760万亩。这些举措使野生动物种群数总体状况明显的好转,野马、岩羊、藏原羚单群数量、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保护环境 政府在行动
前不久,肃北县林业局接到久翔公司职工刘东章的反映,说在党盐公路55公里处有一只盘羊困在围栏上。县林业局立即组织兽医及工作人员前往盘羊受困地点进行救护。经过2小时的抢救、观察,生命危在旦夕的盘羊脱离了危险,工作人员又将盘羊放归到了大自然。
去年,肃北县专门组织人员对盐池湾、马鬃山镇长流水、金庙沟、音凹峡等采矿人员活动频繁、野生动植物分布密度较大区域的厂矿企业、管理站卡、牧农户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近几年,肃北县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呵护野生动物,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同时,还建立野生动植物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站、林业公安股、盐池湾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各乡镇聘请兼职保护员,与矿山企业、施工单位签订协议,进行委托管理,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查处毁林盗猎事件,构建县、乡、村、企业联防机制,保护野生动物。此外,还邀请了兰州大学和省林科院专家教授对盐池湾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详尽的科学考察,建立了南山国家级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和马鬃山北山山羊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760万亩,对重点区域、重点动植物进行强制性保护。保护区实行人员、车辆通行证制度;盐池湾保护区核心区的牧民将进行整体搬迁,撤出保护区,以维护珍稀动物纯天然的繁衍生息环境。在全县范围内全面禁止沙金开采,共清理出钓鱼沟等11个采金区的采金点40处,设备408台,非法采金人员2365人,解决了肃北建县以来长期存在的破坏党河上游生态环境难题;多年坚持进行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工程,对数千万亩草原进行围栏保护,恢复绿色植被,保护草原生态,使野生动物种群数总体资源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个别种群数量由几十只增加到几百只、几千只。在石包城、别盖、鱼儿红、盐池湾保护区还出现了岩羊、白唇鹿和藏野驴与家畜共居的现象。
民间保护 野生动物“待遇”高
现在,保护野生动物已成为肃北群众的自觉行动。去年,盐池湾乡一村牧民旦巴放牧时,发现在自家的草场上来了一只受伤的小雪豹。他和同村的牧民围堵了一个下午,硬是把雪豹赶进了房子,喂养20多天,伤愈后放归到了大自然。
据石包城乡老牧民巴图介绍,草原上棕熊是比较难相处的“邻居”,牧民发现棕熊光顾“羊房子”,采取的唯一办法就是敲铁器、放鞭炮,吓跑棕熊。石包城乡公岔村牧民阿尔雅有一次上山去找马,由于雾气大,能见度低,走着走着就撞上了棕熊,并受到攻击,左臂也骨折了。村民们听到后,纷纷要去枪杀棕熊。他对大家说:“熊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打。”去年,马鬃山区是狗熊等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之地,驻守这里的官兵自觉做野生动物的保护神,先后抢救各类野生动物240多只,其中国家二级以上重点保护动物121只。(记者 刘学智 通讯员 马旭祖 戴友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