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动了我的竹子”
2008-11-03

2008.11.3 星期一

    冬季冰雪渐进,怎样让震后大熊猫度过这个难熬的冬天?

记者昨(2)日了解到,目前有关专家已经开始制定大熊猫的保护战略,首先针对邛崃山系的大熊猫种群,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已经与专家及各保护区工作人员制定了“邛崃山系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战略”,以应对地震及经济快速发展给大熊猫带来的威胁,最终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和大熊猫。

担忧

437只大熊猫饿肚子

    10月26日和29日,卧龙和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相继发现并救治了两只野生大熊猫,它们都是地震后出现在受灾地区的野生大熊猫。专家分析称,地震灾害致使大熊猫栖息环境破坏,它们突然闯入低海拔人类活动区域实在迫不得已。据初步统计,由于地震灾害导致大熊猫栖息地植被发生变化,特别是高海拔地区的大熊猫主食竹将逐渐被冰雪覆盖,随着冬季冰雪来临,该区域的野生大熊猫食用竹将成问题。

    事实上,汶川大地震后,包括卧龙、成都等大熊猫的食用竹均受到很大影响。成都熊猫基地在绵阳等地的竹源地遭到严重破坏,已经影响到了配种雌性大熊猫和幼年大熊猫的正常生活。“圈养大熊猫如此,野生大熊猫的境况更是令人担忧!”专家说,地震损毁的大熊猫栖息地有180万亩,其中位于邛崃山系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受损特别严重。世界公认的大熊猫专家、中国兽类学会副理事长胡锦矗教授建议,重新开辟新的竹源,是解决当前大熊猫口粮的最好办法,不过四五年时间,竹源地可以逐步恢复。

    现在最让人担心的是,冬季冰雪来临,高海拔的大熊猫主食竹将逐渐被冰雪覆盖,造成野生大熊猫食物缺乏,而邛崃山系又是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的所在,生活在那里的大熊猫更让人关注。“我们正在考虑恢复和科学管理这些保护区。”WWF负责人表示,其中邛崃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有2364.28平方公里,是全世界仅次于岷山山系的第二大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所在地。根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调查,在邛崃山系生活的野生大熊猫有437只。

措施

扩大实际栖息地

    通过讨论,WWF与专家及合作伙伴共同制定了未来邛崃山系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并确认了开展保护工作的关键区域和行动计划。未来,WWF的保护工作将加强对周边栖息地的协调,通过现实改造,使原来大熊猫的潜在栖息地转变为实际栖息地,让大熊猫活动范围更大,密切关注区域内大熊猫的扩散和退缩情况。专家说,大熊猫实际栖息地扩大以后,可以缓解高海拔的大熊猫因主食竹被冰雪覆盖而造成的食物缺乏影响。目前,相关的方案正在制定,将以最快的速度予以实施。

    今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对邛崃山系内的卧龙、鞍子河、草坡三个保护区影响比较大,不仅保护区内的植被、景观受到巨大破坏,这几个保护区的基础设施、设备及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也给大熊猫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WWF与合作伙伴共同实施保护战略,将对这一地区进行恢复和科学管理保护。

    邛崃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除了大熊猫外,还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如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包括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独叶草、连香树、水青树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川金丝猴、云豹、豹、雪豹、白唇鹿、扭角羚、林麝、马麝、黑鹳、绿尾虹雉、胡兀鹫、雉鹑等。
早报记者李庆摄影方炜

■背景资料

大熊猫的家

    邛崃山系,是全世界仅次于岷山山系的第二大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在2006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面积9245平方公里,地跨成都市、雅安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四个地级行政区的12个县或县级市的邛崃山系地区以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称号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今年特大地震影响,邛崃山系的大熊猫保护栖息地也受到影响。

来源:天府早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