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山路遇野牦牛
2008-10-31

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宋燕 (08/10/31 05:37)

  9月底,我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雪花啤酒·触摸中国”科考队进入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考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沙漠。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在昆仑山脉的东部,无数座超过4000米、5000米高山围绕下的一个高原盆地之中,到达那里要穿过辽阔的寸草不生的戈壁,在崎岖颠簸的道路上晃荡十来个小时。当我们被长途跋涉和一路上单调险峻的风景折磨得昏昏欲睡时,翻过一个山口,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广阔的芳草萋萋的平原和一个大湖出现在眼前。这是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东部的阿亚克库木湖,保护区中还有一个阿其克库勒湖和一个鲸鱼湖,此外还有星罗棋布的小湖和许多枝枝杈杈的河流,河流的旁边是大片的沼泽。这里还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沙漠——库木库里沙漠。

  阿尔金山1983年成立保护区至今,封闭保护给动物们提供了自由安全的环境,而这里的自然资源又给他们提供了丰茂的水草和舒适的栖息地。现在,保护区里随处可见野驴、野牦牛种群,一群野驴树目高达数百头,还有单独的黄羊、藏原羚、野兔野鼠,还可以看到食肉动物留下的痕迹。河边、沼泽中可见种类繁多、数量惊人的野鸟,黑颈鹤、斑头雁、鹬等不少珍稀鸟类都可看到。用长镜头或是望远镜远远地望过去,由下而上分别是红褐色的沼泽水草、蓝色的水面、成群结队的鸟儿飞起飞落,大群野驴、野牦牛安静地晃着尾巴吃草,再往上是黄色的沙山,起伏得很有美感——那就是库木库里沙漠,最上方,是深蓝色的山脉和山顶上白色的积雪,还有顶部湛蓝的天空。那是一幅美得惊人的画面,超出日常经验的想象,看到的那一刻,几乎无法呼吸。

  这里是它们的地盘,它们彼此共生,又有明确的分界。沿着伊羌诺达河,北坡是野驴们的栖息地,而南岸以及相邻的沙子山则属于野牦牛。

  野牦牛是一种强大的动物,尤其是单独的野牦牛,具有主动攻击性。在保护区,野牦牛攻击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前几年,祈曼塔格乡一个牧民就在牧羊途中被一头野牦牛顶死,尸体挂在牦牛角上又跑出去几十公里。而野牦牛攻击车的就更多了,一头野牦牛重达一吨多,它掀翻一辆越野车轻而易举,连卡车都能高高顶起。

  在保护区,我们去沙子泉的那一天,与野牦牛遭遇了几次。进去的路上遇到一头野牦牛在山坡上吃草,我们只好在安全距离之外远远地停下车,静等它老先生吃完草溜达到别处,才敢继续前行。出沙子泉就更糟糕了,正值黄昏,野牦牛到河边喝水的时候,一路上先后遇到5头野牦牛,最厉害的一头无论我们驱赶、引诱、用大灯晃,兀自岿然不动,活活把我们困在河边3个小时——迫于野牦牛的实力,只要它不走,我们绝不敢冒险。那天回到驻地,已是夜里11点,大家都又困又饿,委顿不堪。

  野驴性格要温和得多,它们成群结队在草原上漫步,遇到汽车开来,就集体狂奔——不是为了逃跑,而是要和汽车比赛,它们一定要超过汽车,在汽车前横穿过去,由此获得成就感。一群野驴在草原上奔跑,蹄子后面烟尘滚滚,那真是一种很奇异的景象。

  不过这里并不仅仅是食草动物的天堂,荒原上随处可见白骨和残缺的动物尸体,那都是食肉动物的杰作。只是,我们没有机会看到它们。

来源:北青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