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时代“新罪魁”
2008-10-30

2008年10月29日 08:15:25  来源: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记者 呼涛

     “贵屿现象”,伴随着黑水横流、烟气刺鼻、环境严重污染、居民健康受损的黑色记忆,这个多年前因拆解“洋垃圾”而闻名的沿海小镇逐渐从视野中远去。随着时代进步让国人也享受着不断更新换代的电子产品,仔细环顾四周,我们不禁惊讶:电子垃圾时代已然近在身边!

    铅、镉、锡、汞、六价铬、聚氯乙烯塑料、溴化二恶英……这些听上去就让人避之不及的重金属、特殊污染物已然悄悄栖身于你我身边——这就是电子垃圾不当拆解带来的新威胁。

    一位电子垃圾收购商将收购来的旧电脑装车(2007年1月25日摄)。2007年初济南电子垃圾的去向令人担忧。绝大部分电子垃圾被游走于大街小巷的小商贩回收,或维修翻新重新走上货架,或被粗略分解,一些零件进入加工企业,另一些则被随意丢弃。电子垃圾回收处于无序状态,给环境埋下污染隐患。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 摄

经过翻新的电脑配件重新走上柜台(2007年2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 摄

    隐忧:电子时代又添新烦恼

    “高价回收废旧手机、硒鼓、墨盒、MP3”,手持这样小广告的小商贩总是很多城市过街天桥、高校和电子城相似的“风景”;而“高价回收冰箱、洗衣机、大小家电”则时常打破居民小区的寂静。

    这些用过的东西不就是垃圾吗,还“高价”收它能做什么?面对路人的好奇和卖主的疑问,小商贩们通常都是讳莫如深的微微一笑并不作答,也有人则会轻描淡写地说,“再利用呗”。

    在哈尔滨市开发区的机关、写字楼和居民区里,有个专收电子垃圾的“老刘”很出名。与其他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的废品收购者沿街吆喝不同,老刘随身总带着一部电话再加上一部小灵通,还印发了名片分发给各个公司的办公室。每次铃声响起,老刘总会美滋滋地开上他的小货车上门服务,拉回的也总是打印机、电脑、空调、电话等“值钱货”。

    遇到熟人问他咋和其他收废品的人不一样,他会说,“那当然,他们收的是废报纸、空水瓶,咋看都是垃圾。我们收的都是高档次的电子货,是替人家收购,有‘下家’等着拿货呢。不瞒你说,你们管这叫电子垃圾,有人可把它们当宝贝呢!”

    从电脑显示器上拆下来的显像管被随意丢在路边(2007年1月25日摄)。2007年初济南电子垃圾的去向令人担忧。绝大部分电子垃圾被游走于大街小巷的小商贩回收,或维修翻新重新走上货架,或被粗略分解,一些零件进入加工企业,另一些则被随意丢弃。电子垃圾回收处于无序状态,给环境埋下污染隐患。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 摄

    哈尔滨市的一位公务员王君说,小时候家里的收音机是仅有的电器,后来谁结婚能添置齐全电视、冰箱、洗衣机都成了有面子的事,根本没有想到日后人们会为它们的去向发愁。后来,随着微波炉、电磁炉、电脑、传真机一股脑儿涌进家门,才发现旧家电成了发愁处理的“电子垃圾”。

    “现在到处都离不开电器、电子产品了,大家电、小家电之外,家里到处扔着的传呼、手机就有八九部,各种手机配的电池加起来少说有二十块。想起来各种电子产品闲置,也担心辐射和污染但也没好办法,有人收购就想赶快处理掉,价钱和去向哪还考虑?”王君说,偶尔路过临街的废品收购站看到工人在露天里连烧带砸地处理电子垃圾,淌出的黑水也流在路边,很是担心工人的健康和污染环境。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