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温州市环境监察支队联合平阳、苍南两地相关部门,对两县交界处的废塑料洗涤造粒地下窝点进行全面打击取缔。蓝盾 摄
温州网讯 温州都市报9月23日《代表在线》栏目刊发《窝点“游击”凸现执法难题》一文,引起市环保局和平阳、苍南两地政府部门重视。记者跟随平阳、苍南两地的联合执法队伍,去平苍交界之处打击取缔废塑料洗涤造粒地下窝点。
现场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在两地“打打停停”的废塑料洗涤造粒行业,光靠取缔还是难以根治。因为塑编行业是两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废塑料洗涤造粒地下窝点违法成本低,利润空间高,极易死灰复燃。
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治理废塑料洗涤造粒行业要规范管理,走疏堵结合的科学治污道路。
多次联合执法
重拳出击取缔十多窝点
今年9月23日,本报《代表在线》刊发《窝点“游击”凸现执法难题》一文,披露了在苍南、平阳两县交界处的苍南县灵溪镇山北村,一些地下废塑料洗涤窝点为生存钻环保空子,把污染工场设在两县交界处,一旦所在地环保“风暴”来了,这些窝点就打“游击战”,两头跑。
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市环保局和苍南、平阳两地政府的重视。当天,苍南县环境监察大队、灵溪环境监理所、灵溪镇人民政府随即联合平阳县萧江镇人民政府、萧江环境监理所,出动50多名执法人员,对苍南县灵溪镇山北村、灵溪镇南水头办事处的废塑料洗涤点及造粒加工点,进行打击取缔,当天就捣毁了废塑料洗涤池15个,取缔造粒加工点4家。
市环保局局长王中毅批示,要求市环境监察支队协调苍南、平阳两地环保部门,组织一次联合执法,打击地下废塑料洗涤窝点。
10月18日上午9时,温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在支队长赵力平和副支队长缪飞安的带队下,分两组协调苍南县和平阳县两地相关部门,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统一没收原材料,对两县交界地的废塑料洗涤造粒地下窝点进行全面打击取缔。
此次打击取缔活动在环保部门、苍南县灵溪镇和平阳县萧江镇镇政府的牵头组织下,联合当地电力、规划、土地、派出所等7个部门共124人,对灵溪镇和萧江镇的废塑料洗涤窝点进行了全面打击。当日,两地共取缔洗涤窝点10处,造粒生产线2条,没收电机一台,现场查获30多吨废塑料和10吨左右塑料粒子,运送至苍南垃圾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现场还拆除了地下窝点的电表,捣毁了生产设备。
“通过两地的联合执法,我们的目的是使游走于苍平两县交界处的废塑料洗涤造粒窝点无处藏身。同时,我们将以此次联合行动为契机,在苍平两县继续联手保持严厉打击态势,不定期地展开打击取缔行动,并将努力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力求治标治本。”赵力平说。
一把“双刃剑”
导致打击频频却“查而不绝”
据了解,苍南、平阳两县废塑料洗涤造粒生产已有20多年的历史,废塑料洗涤造粒是两地塑编行业生产链的主要环节,对当地来说,废塑料洗涤造粒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一行业在发展两地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与此同时,其低成本、高能耗、高污染等生产加工特点,又使其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制约了两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2006年,废塑料洗涤造粒行业被温州市政府列为环境整治重点监管区,由温州市环保局挂牌督办。自此之后,苍南、平阳两地政府和环保部门高度重视污染整治工作,都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基本控制住了污染蔓延的趋势。但是要想彻底根治废塑料洗涤造粒行业的污染问题,目前对苍南、平阳两地来说,还是一个棘手问题。
苍南、平阳两地一些社会人士认为,废塑料洗涤造粒“查而不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废塑料洗涤造粒是两地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闲置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加上该行业大多分布在平阳和苍南交界区域,给长效管理工作带来不少问题和困难。此外,废塑料洗涤造粒由于对场地要求低、设备简陋、工艺简单、利润可观,所以容易出现“越高压严打,利润空间越大”的情况。面对巨额利润,许多人铤而走险,即使取缔后也极易死灰复燃。
除上述原因,打击废塑料洗涤造粒还面临执法成本高的问题。由于集中整治涉及的部门和乡镇人员、执行人员多,执法车辆和工具多,基本上每次大规模行动都要花费不少钱,但是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极其有限。从客观上来说,高执法成本抑制了部分部门和乡镇的环境整治积极性。
根治行业污染
尚需规范管理科学治理
一些经济界人士认为,从变废为宝的角度上看,废塑料回收洗涤造粒可以节省大量资源,属于目前全球倡导的“循环经济”,只要在生产中处理好污染问题,该行业的前景还是不错的。
萧江环境监理所所长陈希国表示,萧江是中国塑编之都,塑编行业是平阳县萧江镇的支柱产业。去年萧江镇50多亿元工业产值,其中90%是塑编行业创造的,全镇几百家塑编企业从业人员就近万人。据悉,为确保萧江镇塑编行业不受影响,萧江镇取缔废塑料洗涤窝点时,当地塑编协会提议保留了20多家造粒企业作为试点。但由于环保未达标,目前这些企业已经停产。
如何根治废塑料洗涤造粒所带来的污染?采访中,苍南、平阳两地的一些政府官员也普遍认为,只要塑编产业存在,废塑料洗涤造粒行业就不可能根绝。现在治理废塑料洗涤造粒“只堵不疏”,废塑料洗涤造粒从业人员又多在节假日、夜间作业,他们与执法人员打游击、捉迷藏,最终只能让执法人员疲于奔命。
“治理废塑料洗涤造粒污染关键在于规范行业。”平阳县塑料包装协会会长姜集康说,“苍南、平阳两县都是塑编大县,塑编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本来很薄。如果两地彻底取缔废塑料洗涤造粒行业,所有塑编企业全部从外地收购塑料粒子,只会加重企业的成本,弱化两地塑编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平阳县萧江镇分管环保工作的副镇长陈顺利认为,规范废塑料洗涤造粒行业可采用园区化管理模式。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建立废塑料洗涤造粒工业园区,通过兼并低小散的企业,让有实力的企业进驻园区,对企业排放的污水、废气进行集中整治处理,严格达标后才能排放。这样不仅能让污染得到根治,而且有助于苍南、平阳两地的塑编产业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陈顺利告诉记者,萧江镇目前已有一家企业准备从事废塑料洗涤造粒,征地10亩,走环保规范化、科学治污之路。“一旦这家企业试点成功,相信两地政府将会以此为经验进行推广,到时候,困扰两地多年的废塑料洗涤造粒污染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记者 蓝盾
来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