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 这里的天变得更蓝
2008-10-08

告别灰蒙蒙的天空,市民尽情享受。

本报记者 王良 通讯员 高岗栓 摄影 刘瑞刚 宋洁

    许多百姓曾悲观地认为,太原要摘掉全国乃至全球污染第一的黑帽子,至少要等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更有人认为,太原的污染不可逆转。
    2000年,太原市二级天数45天。
    2007年,二级天数达到269天。
    而今年太原市环保目标要求是275天,根据“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到2010年,太原市二级天将达到300天。随着环境质量的逐渐改善,经过7年的努力,太原这个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终于重现碧水蓝天。

一年45个二级天
    20世纪末,伴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太原这个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沦为全球污染第一,成了污染的“代名词”。一年之中,二级天仅有可怜的45天,天空总是灰蒙蒙的。
    “太原不适合人类居住”,这句话就是对当时太原市环境质量的总体评价。
    严峻的现实,让300多万太原市民抬不起头。对于这一切,时任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的梁丽明压力不小,因为反映太原市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每天都要从她的手中汇总上报,黑色的数字,揪动着他的心。
    谁能担负起太原环境保护这副重担?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替百姓摘掉太原全国污染第一的黑帽?
    2001年7月,做了6年监测站长的梁丽明因出色的工作业绩,被太原市委、市政府破格提拔,担任太原市环保局局长。“使太原这个资源型老工业城市重现碧水蓝天”成了梁丽明无悔的追求。
   
上任一年摘“黑帽”
    太原是产煤大市,也是耗煤强市。2001年,太原年耗煤量超过3000万吨,耗煤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位居第一,由煤产生的污染也成为太原市环境污染的主体。
    上任伊始,梁丽明一方面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找寻破解太原环保瓶颈的良药,另一方面多方呼吁,四处奔走,努力谋求社会各界对太原环保的支持。同时,她定下一个硬杠杠:污染“贡献大”的项目,必须坚决关停,没有商量的余地;污染“贡献稍小”的项目,必须整改;对土小企业,要坚决实施停电、停水、停煤、停运、停贷的政策,发现一个,消灭一个。
    经过不懈的努力,梁丽明定下的硬杠杠终于收到了实效。“十五”期间,太原市先后关停取缔淘汰污染严重企业或落后生产设施968个,拆除燃煤小锅炉1308台,更新改造清洁燃料锅炉1767台次,市区范围内的1148家单位的煤堆、渣堆全部得到清空,28家企业的44处大型堆煤场建成了全封闭或挡风抑尘设施,建成了17平方公里无燃煤区,11个重点排水企业的废水排污口上安装了在线自动监测仪。全市累计投入工业污染治理资金达40.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7倍。
    在她上任第一年,就摘掉了全国污染第一的黑帽子,2001年的二级天数达到了120天。

对“焦企”下狠手
    与一些部门相比,环保局是个得罪人的部门。别人是批项目,给资金,给政绩,而环保局却是关人家门,断人家财路。但是,作为环保局长,梁丽明别无选择。
    2000年到2003年,是全国焦化行业最为红火的一段时期。有人曾这样形象地比喻:炼焦犹如炼黄金。而偏偏这个时候,新上任的梁丽明却对气化室小于2.8米的小机焦痛下“杀手”,要关停六城区范围内所有焦化企业。
    一石击起千层浪,在那段日子,梁丽明经常接到各种恐吓电话、短信。面对这些威胁,梁丽明也有过担心,但她没有退缩。强烈的环保责任感使她深深懂得:太原环保必须采取铁腕治污,否则没有出路。
    2003年8月大运高速公路通车在即,可太原段道路两旁两座焦化厂成了影响太原乃至山西形象的“拦路虎”。为此,省、市政府要求环保部门必须在通车之前坚决炸掉焦化厂50米高的黑烟囱。
    可是,要去掉这两个“拦路虎”谈何容易。在爆破现场,阳曲县某焦化厂负责人爬到50米高的烟囱上,誓与烟囱共存亡;晋源区某焦化厂老板更是聚集近百名不明真相的村民不惜暴力抗法,造成执法人员数人受伤。经过48小时的不懈努力,环保部门终于在8月1日大运路通车前两个小时炸毁了污染严重的焦化烟囱。

实现219个二级天
    2004年1月2日,太原市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了全年环保工作的奋斗目标,即:市区大气和水环境功能区实现基本达标,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达到219天。这是近年来环保工作目标最为艰巨,工作任务最为繁重的一年,对环保部门可以说既是压力,又是挑战。
    为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实现,太原市环保局以加速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龙头,在持续推进企业达标升级、蓝天、碧水、生态、净化五大环保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取缔关闭淘汰污染严重企业和落后生产能力、改善燃料结构、控制扬尘污染4项工作。
    尤其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5月11日,随着以太原市市长李荣怀任组长的“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组”成立,全市范围内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展开。
 经过环保人和全市300万人民的共同努力,在2004年,太原市提前实现了省政府年初下达的指标,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达到219天。

破解污染魔咒
    面对近年来取得的环保成绩,梁丽明不但高兴不起来,而且备感压力,思想上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因为还有好多污染顽疾没有得到根除。
    在2005年以前,12369环保投诉热线经常接到市民这样的投诉:“什么电厂冒黑烟的问题时有发生?为什么总也解决不了?”针对此问题,环保执法人员有着自己的苦衷。因为企业本身也有一些亟待克服的技术难题,而这些技术难题又制约着污染问题的解决,所以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
    可是,梁丽明就不信这个邪。2006年年底,她带领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前往沈阳、武汉等城市,考察学习这些城市燃煤电厂清洁点火装置先进经验。回并后,她立即召集所有电厂的领导,积极推广等离子点火等清洁点火技术。通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目前太原市所有燃煤电厂均已完成了点火装置改造,彻底解决了发电机组点火冒黑烟的难题。
    到2007年10月份,太原市燃煤电厂的脱硫设施也全部安装投入运行,成为全省电厂脱硫设施全部到位的唯一一个地市。

架起“绿色高压线”
    工业企业该上的环保设施都上了,污染减排的空间将越来越小。可让梁丽明忧心的是,太原市的环境负荷依旧在高线运转。以二氧化硫为例,据权威机构测算,太原市区的环境容量为6万吨,而实际排放量却是环境容量的两倍还多……如何将太原的污染尽快降下来,这一新的难题摆在了梁丽明面前。
    “绝不能让污染项目再上马!”梁丽明说。经过不懈努力,从2006年至今,太原市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等形式,先后否决了一电厂七期和二电厂七期等100多个污染项目,涉及项目投资200亿元,架起了一条推进太原绿色经济发展的“绿色高压线”。
    与此同时,在她的积极倡导下,创建绿色宾馆、绿色公交线路等一批绿色创建工程蔚然成风,由原先的星星点灯,到现在的燎原之势,对建设“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新太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赢得了市民的支持与信赖。

二级天数要达300天以上
    虽然太原市的生活环境在逐渐改善,但应该承认的是,环境质量状况依然严峻,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太原市任重而道远。
    今年太原市将完成二级天275天的环保任务,根据“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到2010年,太原市的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气将达到300天以上。
    专家估算认为,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太原市要在未来5年内完成166个项目,需投入资金近264亿元。其中,49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项目需投资121.6亿元,可年减排二氧化硫12.28万吨、烟粉尘4.23万吨。改善水环境质量的43个项目需投资27.78亿元,可年减排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3.7万多吨。45个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项目需投资76.57亿元,可使太原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翻一番。
    面对未来新的挑战,梁丽明说:“既然选择了环保,我们就别无选择。就必须把责任装在胸中,将使命举上头顶,为蓝天而战,为绿地而搏。”

来源:山西青年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