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兵团人永无边际而又执着追求的梦幻。
在空旷的山区生活久了,人便养成了大声说话,处事直爽,待人诚恳的性格,故有“爱山者仁” 之说;长住海滨水湾,天蓝水秀,万物变荣,大自然的诱因使人多愁善感,机智敏捷,享者有“爱水者智” 的美传。古今中外,无论智者哲人,还是平头百姓,都从体验中认识到生存环境与人的关系。
而生活与奋斗在离海洋最远最干旱地区的兵团人,用生命、勤劳和汗水构筑着、捍卫着他们的绿色之梦。
为着生存的奋斗,为着兵团绿色事业的拓展,绿色的梦幻没有穷期。
第一节 沙化,已成为华夏大地最可怕的侵略
这是十几年前的统计数字:中国沙化土地面积已达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7·6‰,黄沙侵袭的目标,波及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41个旗县,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尤为重灾区。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每年平均有1560平方公里土地被沙化;1985年至1995年,年均沙化土地面积扩大至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从中国版图上抹去一个中等县;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年均土地沙化面积已上升为3000平方公里。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已有超过10万平公里的土地完全沙化,这意味着,整整一个江苏省被黄沙吞噬了。照此趋势发展下去,今后半个世纪,还将有成倍的土地埋葬在黄沙底下。
第二节 沙漠正在吞噬良田
毗邻四十八团的就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它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大沙漠南部的流动沙丘,正以每年5至10米的速度向前推进,大量土地被沙漠之口无情吞噬。整个新疆,每年被沙化的土地达350平方公里,约1000万亩农田饱受风沙摧残,产量低而不稳,还有1·2亿亩草场严重荒漠化,承载牲畜量越来越少。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中部的浑善达克沙地,上世纪50年代还是一片绿洲,被誉为“沙漠花园” ,然而从60年代开始,沙化的厄运开始降临。据统计,1960年,浑善达克流动沙地的面积仅为172平方公里,如全已猛增2970平公里。20世纪90年代前,这里的沙漠化土地还只是零零星星的点缀其中,90年代以后,这些沙地已经纷纷“握手”、 相连成片,并且平均每年要吞噬143平方公里的草场。
就在浑善达克沙地发生气人心酸的剧变的同时,浑善达克沙地东面方向的科尔沁草原,竟有500多万公顷变成了科尔沁沙地,而且还在不断扩大,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仅仅哲里木盟就存968万亩农田和草场被流沙掩埋。浑善达克沙地还在不断向东挺进,科尔沁沙地则在不断向西蔓延,于是我们终于不得不正视一个令人揪心的危险信号:也许用不了多久,这两大沙地就将“胜利会师” !
地处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曾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土地,然而今天,这里已演变成9万多平方公里公里的戈壁和8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几乎寸草不生的阿拉善,令人谈之色变,成了内蒙古最荒凉的地方。
据统计: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已有772·2万公顷耕地因沙化而退化,其中66·7万公顷耕地已经完全沦为颗粒不收的沙地,退化草地则多达1·05亿公顷。目前,中国沙区仍有1300多万公顷农田和1亿公顷草场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沙危害,每年平均少养5000万头牲畜,减产30多亿公斤粮食。
另据统计,在中国沙化地区,有3000多公里铁路、3万多公里公路、5万多公里渠道常年受到风沙侵害。中国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这意味着,相当于西北5省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年的财政收入3倍的巨款,仅仅能满足沙魔一年的饕餮之口。
来源:兵团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