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戚耀琪、通讯员梁永强报道:昨日,记者一行冒雨随广东省渔政总队广州支队乘坐快艇,在珠江的主航道巡查了一个上午,所见大小渔船几乎都是哗啦啦的直排污水入珠江。这种情形如果拖到市民游珠江时还无人能管,将如何是好?
记者昨日在新洲渔村、莲花山渔港等地方一路沿航道巡查,只见各色船只在江上游弋或停靠。当登上一些大渔船,却发现它们卫生间都是直接通向河道。执法人员指出,如果说固体垃圾还能收集,那污水粪便的排污却是船只做得最差的一项。九成以上的大船没有污水处理装置,而小船更是连马桶都不具备。沿岸也缺乏污水收集管道和公厕,使得渔民习惯了在水上“解决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广州水域航行与停泊的未配置污水(油)处理设备的船舶至少有三万艘,按最保守的方法计算,每日足有2000吨粪便混合液体直排入本来就不干净的珠江水中,行船人无一敢取江水煮饭,泳者常与“油条”(浮便)“亲密接触”。若加上洗甲板、洗舱含油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及各类随手丢入江中的垃圾,以及漏油造成的污染,数据更是惊人。
广州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广东省渔政总队广州支队支队长邹荣亚为此提案指出:以往忽略了大小船只造成的污水污染,如珠江广州河段近期内让市民下水游泳,卫生问题堪忧。政府环保部门要改变重“陆”轻“海”的观念,必须像治理陆源污染一样花大力气治理好船舶对珠江的污染。
![]() |
图:船舶无排污设施,受到执法人员的劝告。陈文笔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