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岂能年年塌方?
2006-03-22
以保护完整而著称的平遥古城,2004年、2005年、2006年3年成了古城墙的“坍塌年”

2006年3月4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墙再次坍塌

    平遥古城墙——这个已有600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接连三次坍塌。

    这一事实不禁引发人们的深深担忧:这600年的古城墙未来是否会在我们面前一段段地塌落,最终从我们的眼中消失。

    不断坍塌的古城墙

    2004年、2005年、2006年,这三年成了平遥古城墙的“坍塌年”。

    2004年10月17日,一段长17米、厚3米、高10米的外城墙突然垮塌,上千块有百年历史的青色城砖纷纷落地,一时间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时隔不到一年,2005年9月22日,两段城墙内侧的裸露夯土连同女儿墙发生大面积脱落。

    再隔不到半年,2006年3月5日早晨,一段城墙内侧的裸露夯土层发生脱落。

    记者在3月5日事发当日下午赶到古城墙下,只见黄土、城砖从10米多高的顶部滑落到地面,坍塌部分的土色显得要比周围“鲜亮”得多。一堆拆落的厚重城砖被摆放在一边,七八个施工人员手拿铁锹、铁镐在古城墙上不停地挥动。墙土不断落下,被一辆破旧的三轮汽车一次次拉走,坍塌城墙被荡起的尘土笼罩着。

    记者了解到,今年元宵节,平遥城墙管理处就已发现城墙的西墙北段内侧上部女儿墙与墙顶散水间出现了长5米、宽1.5厘米的裂缝。鉴于当时尚未解冻,不能采取更有效的抢险措施,管理处当时只是组织工程人员在裂缝周边围设了黄土,防止雪水渗入。3月5日早晨,城墙正是从那块裂缝处坍塌的。

2005年9月22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墙再次坍塌

    古城墙保护备受关注

    平遥古城墙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平遥旧城基础上扩建改造而成的砖石城墙,一直以保护完整而著称。明清两代500多年间,历经26次修葺、增补,形成现存的形制与规模。1997年,平遥古城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和山西省先后投入625万元用于古城墙等的修缮保护,其中古城墙本体修缮费用170万元。地方政府累计投入573万元用于古城墙局部修复加固及周边散水修缮保护。1993年,平遥县政府对古城南门瓮城进行了修复和加固。

2004年10月17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墙坍塌

    2004年10月,城墙发生坍塌。2005年“五一”前,坍塌部位得到了修缮。

    然而,6000米的城墙并非只有一处险情,除了2004年坍塌的部分外,还有许多地方有裂缝和窟窿。记者曾看到有的裂缝比一个拳头还宽,从城墙底部一直裂到顶部,有10米多长;有的外墙上被凿了洞,窟窿大得能装下一个成年人,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2005年8月,有关方面将勘测报告上报国家文物局,共勘测出安全隐患52处,其中主要险情点26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古城墙的马面、外墙、瓮城和角台上。专家们提出对安全隐患悬挂危险警告标志牌、设置监测点等建议,对其中26处大隐患提出了临时支顶、设置围挡、封闭入口、限制游客数量等应急保护措施。

    此前的2005年7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专程视察平遥古城墙,当即决定国家文物局给予100万元资金支持城墙保护。平遥古城墙第三次发生坍塌后,单霁翔在第一时间就获悉了这个消息,立刻组织一个由国家文物局委派的、包括建筑结构专家和土遗址保护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前往平遥。

    应该说,这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对平遥古城墙的保护,还是比较关注的,也已经做了不少工作。

(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