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上将现“芳草碧连天”。
扬州网讯 (记者 周晗) 昨天,经过扬子江路中段杨庄河桥的许多市民惊喜地发现,两个月前还是条“黑水河”,如今水面上长起了美人蕉、菖蒲等植物,清澈的河水中蓝天、白云倒映其间。原来这是我市引入新型生态技术实施的首条“水体自净”河道。
记者在杨庄河畔看到,总长约500米的河道上,大约三分之一的水面被栽种的美人蕉、菖蒲等绿色植物所覆盖,河中倒映着蓝天白云,看上去十分清新。据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介绍,在河道上进行陆生植物水面种植净化水体试验,目的是提高水体透明度;每年的植物景观时间在10个月以上,可消除水体异味,基本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多种水生动植物可在水中生存,使这里成为沿岸居民的休憩场所。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市实施以“截污、驳坎、疏浚、引水、绿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城区河道综合整治,河容河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河道水质状况一直未有根本改观,引水冲刷又存在着污染转移、水源不足、不能冲刷到每一条河道等问题。为提升城区河道水质,我市有关部门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始在市区杨庄河上进行陆生植物水面种植净化水体试验,目前工程初步完结,水面观感性状逐渐得到改善,水体异味消除,一段时间后河里有望出现鱼类和甲壳类水生动物。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