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宠物 教师以蛇为友
2008-09-04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蛇是一种令人畏惧的动物,与之朝夕相处需要莫大的勇气。在开封,28岁的美女教师朱佳却在自己卧室里喂养了两条蟒蛇近两年时间,她还专门在网上开了博客,与人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养蛇感受。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位于苹果园小区的朱佳家中,见到了朱佳和她的两位“蛇朋友”。朱佳娇小玲珑、活泼可爱、笑容甜美,根本无法让人联想起恐怖的蟒蛇。

“这就是球球和诺亚的家。”在朱佳卧室里,记者在窗台上看到了一个“特别定制”的装有玻璃拉门的木箱子,这个箱子被隔成了两个“单间”。两条蟒蛇正在里面安静地“休息”。

谈起“球球”和“诺亚”,朱佳的一双大眼睛顿时明亮起来。“球球的学名叫球蟒,来自非洲,常被饲养在皇宫里,用来捉老鼠,也叫国王蟒。现在它有半岁了,身长约有70厘米,性情温顺,有些害羞。”朱佳觉得“球球”很乖。“诺亚的学名叫红尾蚺,它身长约有1.2米,现在不满2岁,来自中美洲。它主要靠气味辨别主人,警惕性比较高,一旦它闻到了陌生的气味,就会变得不太友好。”朱佳一边说,一边拉开玻璃门,把手伸进了箱子,“诺亚”立即热情地迎了上去,紧紧缠住主人的手臂,以示亲热。

朱佳说,由于怕邻居受惊吓,她很少带“球球”和“诺亚”出门。“养蟒蛇很省事,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就行了。”朱佳向记者讲起了她的“养蟒经”,“它们每周只进食一次,一顿能吃4只小白鼠,球球的饭量较小,只吃1只。如果喂养得当,蟒蛇可以活三四十年,它们每次蜕皮后都能变长5厘米,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我也很开心。”

朱佳的大胆“感染”了身边的很多人。记者问朱佳饲养蟒蛇的感受,朱妈妈在一旁笑着说:“这几年,她养过蜥蜴、蜗牛、乌龟、喜鹊、八哥、蜘蛛……我已经见怪不怪了。”

朱妈妈说,朱佳生于1980年,是开封市理事厅街小学的英语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已有8年时间。虽然朱佳平时工作很忙,但她没有“玩蛇丧志”,还是学校里的业务骨干,曾获得开封市英语优质课大奖赛第一名。“她是学校里的孩子王,孩子们都亲热地叫她‘CC’。”

记者打开朱佳在新浪开设的博客,一套“我的怪物军团”图片展示了她喂养过的所有宠物的照片,十分可爱。在一段“球球”视频短片中,朱佳模仿蜡笔小新的声音逗玩“球球”,充满着都市人久违的童真。

在博文中,朱佳写了数十篇与“球球和诺亚”有关的心情散文,还有一些喂养过程的记录,每篇博文下面都有很多网友和学生的热情留言,孩子们纷纷表达了想见一见“球球和诺亚”的热切愿望。

“出于安全考虑,我没有把蛇带到学校过,只是通过博客和QQ与学生分享驯养球球和诺亚的快乐。”朱佳希望借此让孩子从小树立保护动物的良好意识。

朱佳说,在驯养“球球”和“诺亚”之前,她还短暂饲养过1条本地蛇。“去年夏天,一个小贩在我们学校门口兜售刚被拔牙的红斑锦蛇。这种蛇被拔牙后,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照顾会很快死掉,我花钱买下了它。”回家后,朱佳用消炎药和云南白药给红斑锦蛇消炎,直到长出新牙后将其放生。

采访结束时,朱佳向记者道出了养蛇的初衷:“给予它们真诚的对待与付出,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一种补偿。”

来源:网易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