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和恐龙出现在同一时代,恐龙走了,它顽强地留了下来。
它,和熊猫一样稀有,熊猫还在濒危线上挣扎,它已经繁衍上万后代。
扬子鳄,又名鼍(tuó),2003年全世界野生扬子鳄不到120条,但是在湖州长兴尹家边村和安徽宣城扬子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下,目前我国已有扬子鳄上万条,扬子鳄已经走出濒危困境,成为被国际贸易公约批准的第一种可以进行商品化开发利用的受胁动物。
它们是如何陷入绝地的?又是如何被保护下来的?现在它们的生存环境如何?记者前不久来到全国两家扬子鳄保护区之一的湖州长兴尹家边村。
幸存的“水壁虎”
湖州长兴尹家边村,一个江南普通的村庄,村内河塘星罗棋布,竹木茂盛,绿草如茵,气候温和。扬子鳄在当地被称为“水壁虎”。
村民陈宝山出生在1947年,他说在上世纪60年代,一到秋天,总能看到穿着皮鞋的城里人坐着渡船来到他们村,而且一住就是一个星期,他们让村里的几个青壮年到河塘里抓这种“水壁虎”,“15块钱一条。说是抓去放到上海和杭州的动物园。”陈宝山从这些城里人的口里得知,这种动物在浙江只有他们村里有,于是抓“水壁虎”卖钱成了村里一些人生财之道。
但是,村民们抓到的“水壁虎”越来越少了。
1978年10月份,北京来了位叫黄祝坚的教授,村里人才知道原来这个“水壁虎”学名叫扬子鳄。陈宝山记得很清楚,当时黄教授叫大家抓一条来看看,但陈宝山他们挖了好几天,就是没有挖到冬眠的扬子鳄。大家这才相信了黄教授的话,扬子鳄真的快没了。
“你们明年再找找看,把它们保护起来,以后会有用。”黄教授在离开时给陈宝山他们留下了这句话。大家都不知道保护起来后干什么用,但还是认真地按黄教授的话做了。
第二年春,尹家边村一共抓到了11条扬子鳄,当时的村支书任兴发把这些扬子鳄集中养在一个水塘里,这就是保护区的前身。
1986年,陈宝山当选村长,与扬子鳄打交道的机会也更多了。由于养殖扬子鳄没有政府的补助,而扬子鳄每年增加20多条,仅靠村集体鱼塘的微薄收入,经费不足,吃不饱的扬子鳄为了抢夺食物经常发生打斗,导致扬子鳄死伤现象时有发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陈宝山开始为解决扬子鳄的温饱而奔波,跑省厅、市局、县局及相关单位,一年下来花费了几千元,但他没有懊悔过,他也相信黄教授的那句话,“以后一定会有用的。”
野化,让扬子鳄真正回归
1984年,尹家边村第一窝扬子鳄蛋孵化了,23枚蛋中成活了10条小鳄鱼,虽然是野生扬子鳄所生,但它们却过上了衣食无忧的人工饲养生活,从最初的“低级”食品癞蛤蟆到现在的精细食品青鱼、鸡肉、牛肉,这些扬子鳄们从来都是饭来张口,根本不知道祖先捕食的艰难。
但是“人工养殖导致它们野外适应能力降低,在整个生物链中起不到应有的调节作用。”保护区专家杨卫贞说,很多时候,保护区的扬子鳄连放在嘴边的肉都懒得去吃。
“养大的孩子,终有一天要让它们独立生活。”杨卫贞深情地说,保护区也一直为扬子鳄离开做准备,在保护区内建起了大面积的仿自然水塘,3天喂一次食,为了加强它们捕食的能力,杨卫贞他们还经常喂活鱼和活鸭,“硬是把这些懒家伙训练得勤快起来。”今年7月18日,杨卫贞意外地发现一条17岁的扬子鳄以箭一般的速度袭击了一只在水塘边上的白鹭,整个过程被老杨用DV录了下来,每次有客人来,他会像家长展示自己孩子的本领一样拿出来看。
野化有了效果,下一步,保护区就准备把扬子鳄送回大自然,为了让它们尽快适应大自然的环境,新规划的300亩自然湿地,除了必要的隔离网和检测工具外,不给放归的扬子鳄添加任何人工保障,让它们像以前那样自然地生活和繁衍着。
很丑,但是很温柔
“光荣妈妈”的往事
“光荣妈妈”叫“七九”,这个名字对于一位女性来说,实在不是很好听,但是它喜欢这个名字。
其实“七九”是长兴尹家边村当初捕获的11条扬子鳄的集体名字,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越来越少,“七九”也就成了光荣妈妈的独有名字了。
没有人知道“七九”的真实年龄,更别说生日了,大家猜可能有60岁了。如今“七九”自己也是做奶奶做外婆了,因为在16年里它不间断地生育小扬子鳄,而且成活率很高,所以大家又给它起了个“光荣妈妈”的称号。
“七九”独自拥有一个大池塘,养尊处优,却时时回忆往事,一起幸存下来的11个兄弟姐妹,战死的战死,病死的病死,只剩下它和它丈夫,还有一条三脚母鳄,但是前几年“三脚”也去了,“七九”知道,它是郁郁寡欢而死,“三脚”也曾一直努力为这个扬子鳄家族生育后代,但是不知为什么,孩子们屡屡夭折,带着丧子之痛,“三脚”终于走了。
每当想起这个,“七九”就很难过,没人知道为了不让这个种族灭绝,它们付出了多少。
“七九”年轻的时候算是家族里比较漂亮的,但是它始终想不通,人类却不怎么要看它们,甚至有点怕它们,这点保护区专家杨卫贞不止一次说过,“要是它们长得有熊猫好看就好喽,它们可是比熊猫还古老啊。”
凭心而论,“七九”长得确实不怎么样,不仅因为粗糙的皮肤,而且给人的感觉总是很凶狠,残暴。动物世界里,鳄鱼的名声不好。
为此,“七九”一直很委屈,因为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它们祖祖辈辈一直希望得到澄清的。小时候,妈妈就告诉它,它们是中国唯一的一种鳄鱼,虽然也是鳄鱼的一支,但因为身材娇小,况且生长在礼仪之邦,所以从来不主动攻击人类,甚至有点怕人类。“七九”记得,小时候夏天,它们经常喜欢趴在河塘边上的草丛里乘凉,但是每次听到人的脚步声,它们就慌忙蹿入河里,跑得远远的。
一觉泯恩仇
扬子鳄虽然胆子小,但脾气绝对大,“士可杀,不可辱。”
它们喜欢互相打架,但是很少有因为打架打死的,更多是气死的,这不是玩笑话,扬子鳄经常因为受到同伴或外界的气后而绝食,不管怎么喂也没用,直到死去,这点“七九”和杨卫贞都很清楚,扬子鳄生气时,身体像气球一样一鼓一鼓,这么多年来,气死的扬子鳄和得肺气肿的扬子鳄还不少。
7月上旬,杨卫贞在池边发现了“小七”,估计是七九的儿子,那时它趴在岸上,一动不动,神色不对劲,杨卫贞拿来鱼扔给它,它也丝毫不为所动,一副绝食到底的样子。杨卫贞知道,这小子肯定是被同伴欺负了,跑在这里绝食,这样下去肯定要饿死。
杨卫贞立刻和工作人员把“小七”从那个池请到另外单独的池里,不见了仇人的“小七”渐渐忘记了屈辱,慢慢地进食,半个月下来,心情才恢复。杨卫贞说,等到冬眠以后,再把这个小子放回原池去,因为那时,它完全忘记了仇恨,这是典型的“一觉泯恩仇”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