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排现象不绝 治污必须“一盘棋”
2006-03-22
目前的珠江水质到底如何?记者曾经请教多位环保专家,他们这样评价:在全国七大水系中,按优劣排行,珠江水系的水质可排在前列。广州河段从去年起已基本消除黑臭,全年水质基本达到V类水标准,丰水期达到IV类水标准,重金属污染远远低于标准限值,大肠杆菌项目已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相信今年的情况还会进一步好转。

  不过,在珠江两岸踏访,我们发现有些话题还是相当沉重。比如说,“污水管易铺,但偷排现象难治!”保护和巩固得来不易的治污成果殊不易,治污部门还经常要跟一些宁愿受罚也不改过的偷排污者“掰手腕”。

  以广州为例,虽然沿江的一些污染企业已陆续搬迁,但随后进驻的一批批房地产项目不乏图一己之私偷排污水的,有的竟私自堵塞市政部门已经建好的截污管道。类似的事虽不多,但影响很坏。

  “监管部门与偷排者的关系,就像警察与小偷。”广州市政管理部门呼吁各界联动,制止破坏珠江生态的各种偷排放。

  此外,处在下游的广州,水质的好坏与上游也息息相关,整个珠江跨区域的治理仍任重道远。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加快,珠江上下游地区同样面临着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上游地区由于地面缺少植被覆盖,地表水无法涵养,“石漠化”、水污染日益加剧。一遇降雨即泥沙俱下,一泻千里,严重威胁着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近两年旱情和咸潮的加剧,已使珠三角部分城市出现了“身在水乡无水喝”的尴尬局面。

  为解决这一难题,广东已决定在本世纪头10年内投400亿元治理珠江。但是,上游如果保护不好,下游治污效果肯定要打折扣。河水终日流动,面对污染,整个流域的各省市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从流域的整体发展来看,珠江水环境的安全既是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继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上中游地区经济起飞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如何对整个流域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进行调整,达到上下游共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共同治理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环保合作的启动,广东、江西、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省区已着手联合编制《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我们期待着早日看到沿江省区的治污工作能统成共进退的“一盘好棋”。毕竟,珠江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河,谁也不能继续在“母亲”的身上抹黑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华南新闻》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