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猎德污水处理厂“出水飞瀑”
|
“2004年12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视察,我们一路陪同。胡总书记详细地询问了关于大城市治污的现状,谆谆嘱托,给了我们很大的精神动力,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作为经济发展先行一步的城市,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面对城市人民不断提升的生产和生活诉求,保护好环境,切实搞好水系治污。”
我们和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局长冉申德的交谈就从城市治污这个焦点话题开始。
关键词 合流与分流
“20年前我在日本留学,曾到海边参观一个污水处理厂。当时,我和国内同行都不理解:污水直接入海自净不就得了,花钱建厂处理污水岂不多此一举?”冉申德为人爽直,不回避谈论认识需要有过程。
事实上,很长时间以来国内大城市的污水就是直接向江河排放,也可以说是一种“靠天吃饭”的粗放管理。直到工业化初期的浪潮在沿海地区兴起,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大江大河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珠江广州前航道已经不见有人下河游泳,鱼儿几近绝了迹,人们才开始醒悟,逐渐重视起污水处理。
“痛定思痛要治污了,怎样治呢?”记者急问。
“在国内,这方面没有现成经验。照搬国外的,肯定又不切合实际。广州这几年真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探索,边做边提高。”
冉申德的介绍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治污其实真是大有学问。比如说,要使珠江清洁,就必须截污,也就是说把污水堵截到污水厂,不要直接向河道排放,这是世界上许多沿江大城市已经证明的成功做法。但广东雨水多,这个截污到底是雨污分流还是雨污合流,争议就很大。有人主张彻底雨污分流,好处是减少污水处理量,减轻污水处理厂的压力,但这就意味着要把污水管和雨水管分别地接到每家每户,这在老城区要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因此,有人主张雨污合流,这样的好处是管网建设方式比较简单易行,但缺点是把本不需要太大处理的雨水也送到污水厂,增大了污水处理厂的投入和运营成本。
“为了平衡这些关系,我们作了不少实地测试,也借鉴了国际上一些大城市的做法,最后摸索出这样的套路———在新城区和有条件的地方,实施雨污分流,一步到位地把污水管、雨水管接到每个楼盘,接到千家万户,把两种水区别开来。在老城区实施雨污合流,逐步对雨污合流管网系统进行改造,尽量把初雨接到污水管,到暴雨时才把雨水向河涌排放。这样既较少了对污水处理厂的压力,也减轻合流后对江河的污染。”
不难明白,这种有分有合、合中有分、分中含合,应该是最实际、最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 共性与个性
广州无疑是个河网密布的大都市,大大小小河涌有231条。过去,千家万户的生活污水都直接往这些河涌里排放,久而久之,珠江北岸的沙基涌、东濠涌、新河浦涌,南岸的赤岗涌、马涌都成了一条条令人生厌的臭水沟。
冉申德告诉记者,近年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已投入了90多亿元整治河涌和进行污水处理。市政园林局有信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治理好这些河涌。谈到具体部署,他强调:“既抓共性,更要研究个性,抓好每一个个性。”
“所谓共性,就是沿涌截污、清淤,不能再让污水肆无忌惮地排放到这些主要的河涌去。所谓个性,就是要‘一涌一案’,根据不同河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冉申德如数家珍般地给我们举了两例,十分生动。
一例是新河浦涌,那是人口密集的城区,河涌因多年纳污早已泛黑发臭。但由于它直接连着东山湖,这是其他河涌没有的优势。治理时,利用涨潮引珠江水进湖,蓄住;退潮时开闸把湖水排出。这样一吸一排,形成良性的水循环。流水不腐,这一带河涌的治理立马见效。
一例是沙基涌。这是两头都连接着珠江前航道的短河涌,原设计清淤铺砂,但专家分析认为河床淤泥层厚,铺砂改善效果不明显,因此着力清淤。短短1320米的河涌清淤工程总量46000立方米。当围堰拆除后,涌内水位恢复,水质大为改观。如今,人们常可见成群的鱼儿在涌中悠游。
关键词 严厉与宽松
“投入重金治污固然难度大,但不能有效制止偷排放污水,治污就会功亏一篑。”这是我们和冉申德交谈中多次听到他痛心疾首说的一句话。原因很简单———为图省事、省钱,一些企业、民居私自偷排污水的情况屡屡发生,这不但拖慢了全市治污的步伐,也使治污效果大打折扣。
记者采访中已经了解到,珠江沿岸近年开发了不少房地产项目。个别只顾自身眼前利益的开发商为图方便,在建设过程中把不能随意排放的污水直接向雨水渠排放;有的企业为图一己之私,竟然无视管理法规,私自堵塞市政部门已经建好的截污管道。
冉申德介绍:“在美国,曾有企业因偷排污水被处以上亿美元的罚金;在日本,发现偷排污可以先拘役再施罚款;在香港,偷排污企业的法人同样可能被处拘役。但目前广州市对偷排污企业最高只能处2万元的罚款,有些企业宁愿受罚也不改过。”
因此,他主张:“从长远看,治污不能只靠宣传,只靠人的自觉。过于宽松的结果往往是有令不能行,有禁不能止。必须严厉时就严厉,这才会有效!”
“为了加强监管,去年我们在没有增加行政编制的情况下,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排水处。”据冉申德介绍,这里有一批特殊的“水上警察”。当珠江水退潮时,他们就会巡回在前航道和各大河涌间。广州市政部门还用先进的卫星定位仪锁定河涌排污口进行封堵整治,全面杜绝污水漏排和偷排现象。而广州市的排水管理立法工作也在抓紧进行中。
关键词 眼前与长远值
得高兴的是,广州市西朗、大坦沙、猎德、沥滘4大污水处理厂现在已先后建成,大河涌沿河、小河涌沿路截污,新区雨污分流、老区合流而治等大的治污思路也渐次确立。目前,广州已形成干道、次干道和主干道相驳接的棋盘式截污管网,全市的生活污水已基本被成功“围堵”到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了76%,水质有了很大改善。
从铺网、截污到水处理,这些年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可谓步步为营,冉申德也满怀信心:“就现在看来,珠江广州河段水体中对人体有害的氨、氮和大肠杆菌都不超标了。今年的任务是继续堵漏,严防死守。”
“接下来就是要继续完善管网中的支管和毛细管,将截污网络延伸到千家万户,争取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冉申德越讲越带劲,脸上多了些自豪和憧憬。
在做好眼前工作的前提下,不断地计划明天,这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也将使得计划更有完善的机会,实施起来更加顺畅。
这位铁道部出身的“市政管理一把手”,过去参与过建设广州地铁、内环路、新机场,都是一等一的大工程。现在面对城市治污,他认为是一场更大更持久的硬仗,一定要辩证施治。
谈话自始至终,冉申德的脸上一直凝重。也许他真的已经体味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治污仍“未有穷期”,下决心要完成好总书记的嘱托,不负人民期盼吧!
 |
环卫工人在打捞水面垃圾
|
 |
广州部分水质转好的河涌成了孩子们消暑的好去处
|